《金菊对芙蓉 收拾存书,检至少时所购杂剧传奇,纸叶脆黄,覆书默诵,犹能记忆一二》
时间: 2025-08-08 02:17: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菊对芙蓉
修月留辉,裁云剩馥,借他丹桂成仙。
辍盐醯世味,久困丛残。
偶开一卷趋还住,呼旧雨,尔我都迁。
分明当日,忽然眼尾,痛笑春妍。
似蝶自茧无眠。怕病丝设狱,天气先寒。
奈叶如陈诺,飘堕风前。
稚秋红下清凉界,纵到骨,已过韶年。
人生实苦,不如且寄,纸上团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对过去的追忆与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在这段回忆中,月光依旧皎洁,桂花的香气依然弥漫,仿佛可以借助这些感受而成仙。世俗的味道被抛弃,困扰自己的忧愁似乎已经久矣。偶然翻开一卷旧书,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岁月,唤起了那段与旧友相聚的时光。清晰的记忆如同春天的花朵,令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然而,如同蝴蝶在茧中无法入眠,内心的忧虑与秋天的寒意交织在一起。秋叶飘落,像是陈旧的诺言,随风而逝。即使在这个清凉的季节,岁月的流逝已然能触及骨髓。人生苦短,不如寄情于书本,让心灵在纸上团圆。
注释
- 修月留辉:形容月亮的光辉依旧美丽。
- 裁云剩馥:云彩被剪裁,剩下的香气。
- 丹桂:指桂花,象征美好与长久。
- 辍盐醯:停止享受世俗的味道。
- 尔我都迁:我们彼此都在变化。
- 痛笑春妍:对春天的美好感到无奈和苦涩的笑。
- 似蝶自茧无眠:如同蝴蝶在茧中无法入眠,形象化忧虑。
- 奈叶如陈诺:叶子如同过往的承诺,随风飘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任之,生于当代,是一位以抒情见长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对往昔的回忆之时,结合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表达了对青春易逝、人生苦短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开篇以“修月留辉,裁云剩馥”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似乎把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夜晚。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借助自然的美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自己内心的挣扎与困惑,提到“辍盐醯世味”,显示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中间部分“偶开一卷趋还住”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重温,但这种重温带来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最后以“人生实苦,不如且寄,纸上团圆”总结,表达了对人生苦涩的认同与对文字的寄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修月留辉,裁云剩馥:描绘了月光的美丽和云彩的香气,象征着美好的记忆仍在心中。
- 借他丹桂成仙:借助桂花的香气追求精神的升华。
- 辍盐醯世味,久困丛残: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困扰。
- 偶开一卷趋还住:偶然翻看旧书,回归到过去的宁静。
- 呼旧雨,尔我都迁:唤起旧时的回忆,感叹彼此的变化。
- 分明当日,忽然眼尾,痛笑春妍:清晰的回忆却带来无奈的笑声。
- 似蝶自茧无眠:内心的烦恼如同蝴蝶在茧中无法入眠。
- 奈叶如陈诺,飘堕风前:岁月如叶,随风而逝,承诺却难以实现。
- 稚秋红下清凉界,纵到骨,已过韶年:秋天的凉意已深入骨髓,感叹青春的流逝。
- 人生实苦,不如且寄,纸上团圆:人生苦短,不如在纸上追忆团圆的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苦涩比作秋天的寒冷。
- 拟人:赋予叶子和蝴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修月留辉,裁云剩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苦短的思考,强调在纷扰的世俗中,唯有文字与回忆能够给予内心的安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美好与宁静。
- 桂花:象征团圆与美好回忆。
- 秋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承诺的失落。
- 蝴蝶:象征自由与内心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修月留辉”意指什么?
- A. 月亮的光辉
- B. 修剪月亮
- C. 月亮的消逝
- D. 月亮的阴影
-
“人生实苦”的意思是?
- A. 人生很快乐
- B. 人生很苦涩
- C. 人生很简单
- D. 人生很快乐
-
诗中提到的“纸上团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现实的逃避
- B. 对家庭的思念
- C. 对友谊的珍惜
- D. 对人生的无奈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探讨人生的短暂与及时行乐。
诗词对比
- 《金菊对芙蓉》与《饮酒》:两者都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但《饮酒》更聚焦于享受当下,而《金菊对芙蓉》则更加沉重地反思时间的流逝。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提供详细的现代诗词分析。
- 《古典诗词与现代解读》: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的意义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