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7 03:58:42

度索山头根未枯。

天台移作美人都。

霏微映水霞千片,旖旎含风锦万株。

穿屈戍,点屠苏。

千年结子解偷无。

若教王母而今见,唤作徐卿第一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王世贞 〔明代〕

度索山头根未枯。
天台移作美人都。
霏微映水霞千片,
旖旎含风锦万株。
穿屈戍,点屠苏。
千年结子解偷无。
若教王母而今见,
唤作徐卿第一雏。

白话文翻译:

在度索山顶,树根依旧青翠未枯。
天台山仿佛变成了美人的都城。
清晨微雾映照着水面,霞光四射,犹如千片绚丽的云彩,
柔美的风中,万株花卉如锦绣般娇艳。
穿越边关,点燃屠苏酒。
千年结子的秘密无人知晓,
如果让王母看到这一切,
她一定会称徐卿为最优秀的后代。

注释:

  • 度索山:山的名称,常用作诗中山水描写的背景。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和道教圣地。
  • 霏微:形容细微的雾气。
  • 旖旎:形容柔美的风景。
  • 屠苏:一种酒,逢年过节时饮用。
  • 王母:指西王母,古代神话中的女神,掌管长生不老的药。

典故解析:

  • 王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王母是代表长寿和永生的神祇,常与仙人、神仙相关。
  • 徐卿:指徐妃,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提及的美人,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著名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和戏曲创作,文风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王世贞生活在明代中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这首《鹧鸪天》可能是在他游历自然时,受到美景的启发而作。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美的词作。诗的开头便以“度索山头根未枯”引入,展现出自然的生机和活力;接着以“天台移作美人都”将风景与人相结合,仿佛自然界的美丽化为美人的家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美的无限向往。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晨雾、霞光和花卉,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意境,展现了自然的旖旎与生动。整首词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美景,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最后以王母与徐卿的典故升华了主题,赋予作品一种神秘而高远的气息。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使得这首词成为了明代诗词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度索山头根未枯”:描绘了度索山的蓬勃生机。
    • “天台移作美人都”: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美结合,渲染出一种理想化的美。
    • “霏微映水霞千片”:细腻的描写水面上霞光的美。
    • “旖旎含风锦万株”:花卉的绚丽与柔美的风相得益彰。
    • “穿屈戍,点屠苏”:边关的生活与节日的欢庆。
    • “千年结子解偷无”:隐喻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奥秘。
    • “若教王母而今见”:借用神话人物,引出对美的追求。
    • “唤作徐卿第一雏”:更深一步引申出对美丽后代的赞美。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台比作美人的都城,形象生动。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人情,增加情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稳固与永恒。
  • :象征着流动与变化。
  • :象征着美丽与短暂。
  • 花卉:象征着生命的绚烂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鹧鸪天》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世贞
    C. 杜甫

  2. “穿屈戍,点屠苏”中的“屠苏”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山

  3. 诗中提到的王母是谁?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传说中的长生女神
    C. 一位诗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by 李清照
  • 《水调歌头》by 苏轼

诗词对比

  • 王世贞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自然景色为题材,但前者更注重描绘山水的壮丽与人情的美,而后者则强调情感的细腻与个人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世贞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