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平韵十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4:15:11

欲揽清风两袖空,依稀人面梦还逢。

伊人月下犹梅萼,词客风中似鹤翁。

长水复,小山重,武陵一梦共桃红。

乍惊寒露湿襟袂,不见春花只见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揽清风两袖空,依稀人面梦还逢。
伊人月下犹梅萼,词客风中似鹤翁。
长水复,小山重,武陵一梦共桃红。
乍惊寒露湿襟袂,不见春花只见松。

白话文翻译:

想要揽住清风,却发现两袖空空,依稀的梦中又见那人面容。
在月光下,那位佳人依然像梅花的花萼,词人风中仿佛成了鹤翁。
长长的水面再现,小山重叠,仿佛在武陵桃源的梦中与桃花相伴。
忽然被寒露打湿了衣襟,不见春花,只看见苍松。

注释:

  • 欲揽:想要抓住。
  • 清风:清爽的风,象征着自由与清雅。
  • 两袖空:两袖空空,表示无物,暗示追求的无果。
  • 依稀:模糊、隐约的意思。
  • 梅萼:梅花的花萼,象征着美丽和清冷。
  • 词客:指写词的人,这里暗指作者自己。
  • 鹤翁:指年长的鹤,寓意高洁的隐者或文人。
  • 长水:长长的水面,象征宽广的河流。
  • 武陵:指武陵桃源,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 寒露:秋季的露水,代表寒冷的季节。
  • 襟袂:衣襟和袖子,象征着人的装束。

典故解析:

  • 武陵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一个与世隔绝、桃花盛开的理想社会,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鹤翁: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与高洁,鹤翁常被视为隐士或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擅长古体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常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色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之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平韵十二首 其一》通过清秀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清风明月中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开篇的“欲揽清风两袖空”,直接表达了对自由与清雅的渴望,但随之而来的却是空虚的无奈,暗示追求的艰辛与现实的无情。接着,诗人回忆起佳人的容颜,借月下梅萼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氛围,这种情感既有缅怀,又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提到的“武陵一梦共桃红”,通过武陵桃源的典故,诗人不仅描绘了理想境界的美好,还表达了对该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最后以“乍惊寒露湿襟袂”作结,突显出季节的变迁和对春天的思念,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揽清风两袖空:想要抓住自由的清风,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2. 依稀人面梦还逢:在梦中依稀看见那人的面容,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3. 伊人月下犹梅萼:佳人在月光下,犹如梅花的花萼,象征着美丽和清冷。
  4. 词客风中似鹤翁:词人在风中,仿佛成了高洁的鹤翁,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5. 长水复,小山重:长长的水面和重叠的小山,描绘了自然的美丽。
  6. 武陵一梦共桃红:在武陵桃源的梦中,与桃花共舞,象征着理想的生活。
  7. 乍惊寒露湿襟袂:忽然被寒露打湿了衣襟,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与内心的失落。
  8. 不见春花只见松:看不见春天的花朵,只看到苍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失去和对孤独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佳人比作梅萼,突显其清丽。
  • 拟人:将风中词人的形象描绘得如同鹤翁,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如“长水复,小山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孤独的无奈,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和人生哲思。

意象分析:

  • 清风:象征自由与洒脱,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状态的渴望。
  • 梅萼:象征清冷与美丽,表现出对理想女性的向往。
  • 武陵:象征世外桃源,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寒露:象征季节的变迁,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欲揽清风两袖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满足
    B. 失落
    C. 快乐

  2. “武陵一梦共桃红”中的“武陵”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过去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寒露”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季节的变迁与孤独
    C. 生命的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鹧鸪天平韵十二首 其一》中的月夜意象,均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前者更多的是豪放,而后者则显得细腻和忧伤。

参考资料:

  • 崔荣江诗集
  • 《古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桃花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