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渡扬子》
时间: 2025-01-10 22:42: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浩浩悲歌击楫声,
瓜州镫火聚寒城。
空言天堑分南北,
不使中原罢战争。
漂泊孤身衣有泪,
兴亡终古水无声。
惟余两点金焦在,
日见潮痕落又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浩浩的悲歌伴随着击楫的声音,瓜州的火光在寒冷的城市中聚集。空口说着天堑将南北分开,却不让中原停止战争。漂泊的孤身衣衫上沾满泪水,兴衰的历史自古以来都是无声的水流。只剩下两点金焦在,日复一日潮痕落去又再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浩浩:形容声音洪亮、气势磅礴。
- 悲歌:悲伤的歌声。
- 击楫声:划船时击打船桨的声音。
- 镫火:指灯火,通常是用来照明的火光。
- 瓜州:地名,指长江中的一个地方。
- 天堑:指自然界的障碍,喻指南北的阻隔。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
- 漂泊:流浪、无依无靠。
- 金焦:指燃烧后留下的金色的灰烬。
- 潮痕:潮水退去后留下的痕迹。
典故解析
- 天堑:源于古代对自然障碍的形象比喻,常用以形容南北之间的分隔与对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延寿,清代诗人,生于战乱年代,目睹了国家的分裂与战乱,对时局有深刻的感触。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个人漂泊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动荡的历史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对南北对立和战争的无奈与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浩浩悲歌击楫声”开篇,立刻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悲痛与对动荡不安的历史的强烈感受。诗中的“空言天堑分南北”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虽然有地理上的分隔,却并不能阻止战争的发生,反而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诗人在“漂泊孤身衣有泪”的描写中,表达了自己孤独的处境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沉忧虑。整首诗通过水的意象表现了历史的无声与无情,体现出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的最后两句“惟余两点金焦在,日见潮痕落又生”则暗示了尽管经历了无数的兴亡,生活依旧会在波折中继续,留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浩浩悲歌击楫声:描绘了悲伤的歌声和划船的声音,传达出一种悲愤的情绪。
- 瓜州镫火聚寒城:在寒冷的城市中,火光聚集,暗示团结与温暖的渴望。
- 空言天堑分南北:表面上南北被分开,实际上是对现实的讽刺。
- 不使中原罢战争:表明中原地区仍在战争之中,无法停息。
- 漂泊孤身衣有泪:展现诗人的孤独和惆怅,衣服上沾满泪水。
- 兴亡终古水无声:历史的兴衰如同水流般无声,暗示历史的无情。
- 惟余两点金焦在:暗示在苦难中依然有一些希望与坚持的残余。
- 日见潮痕落又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再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的兴亡比作无声的水流,展现历史的冷酷与无情。
- 对仗:如“空言”与“不使”,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的漂泊与历史的兴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悲歌:象征着历史的伤痛和个人的无奈。
- 天堑:象征着南北的分隔与对立。
- 潮痕: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南北战争的无奈?
a) 描绘自然景象
b) 讲述历史故事
c) 使用比喻和意象
d) 直接抒情 -
诗中“漂泊孤身衣有泪”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c) 使用比喻和意象
- b) 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渴望与历史的对话。
诗词对比
- 比较《南归渡扬子》与杜甫的《兵车行》,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徐延寿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杜甫则更多展现了社会的苦难与对战争的控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传》
- 《中国古代诗歌赏析》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