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用前韵和丹桂)》
时间: 2025-01-26 04:10:22意思解释
念奴娇(用前韵和丹桂)
作者:辛弃疾 〔宋代〕
原文展示:
道人元是,道家风来作烟霞中物。
翠幰裁犀遮不定,红透玲珑油壁。
借得春工,惹将秋露,薰做江梅雪。
我评花谱,便应推此为杰。
憔悴何处芳枝,十郎手种,看明年花发。
坐对空香色界,不怕西风起灭。
别驾风流,多情更要,簪满姮娥发。
等闲折尽,玉斧重倩修月。
白话文翻译:
道士本来就是道家风格的,在烟霞之间游荡。
翠绿的轻纱遮挡着不确定的事情,红色的花瓣透出玲珑的光泽。
借着春天的工艺,惹来秋天的露水,熏制成江梅的雪白。
我评估花的谱系,应该将其推举为杰出之作。
憔悴的芳枝在哪里呢?十郎亲手种下的,明年看花开。
坐在空旷的香气和色彩之间,不怕西风来去。
别驾风流的人,更加多情,簪满了嫦娥的发。
轻易折尽的,玉斧又何妨重修月亮。
注释:
- 道人:道士,修道的人。
- 烟霞:指云雾缭绕的景象,常用来形容道家隐逸之美。
- 翠幰:翠绿色的轻纱,柔和而精致。
- 油壁:指精致的车子,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江梅:一种梅花,象征着寒冷中的坚贞。
- 别驾:古代官职,常用来指代文人风流之人。
- 嫦娥:月宫的仙女,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词作大多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对仗工整,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辛弃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时局的忧虑。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花卉,隐喻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诗歌鉴赏:
《念奴娇》是一首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展现内心情感的词作。辛弃疾以道教文化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烟霞缭绕的图景,展现了道士的潇洒与恬淡。词中提到的翠幰、红透的油壁以及江梅雪,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美好的向往。特别是在“憔悴何处芳枝”一句中,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在面对西风的变化时,作者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与超然的心态。最后以嫦娥润饰全篇,显示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憧憬,让整首词充满了哲思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人元是:引入道教文化,暗示道士的逍遥。
- 翠幰裁犀遮不定:描绘自然的多变与美丽。
- 借得春工,惹将秋露:将春天的美好与秋天的宁静结合,象征时光流转。
- 我评花谱,便应推此为杰: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推崇。
- 憔悴何处芳枝:表现出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 坐对空香色界:强调一种超然的境界。
- 别驾风流,多情更要:暗示美好与风流的结合,增添情感深度。
- 等闲折尽,玉斧重倩修月:隐喻重修美好愿景的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士与自然的结合比作逍遥的生活。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增强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和道教思想,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辛弃疾的豪放与细腻。
意象分析:
- 烟霞:象征道家思想与逍遥自在的生活。
- 翠幰:代表柔美与细腻的情感。
- 江梅雪:象征坚韧和对未来的希望。
- 嫦娥:象征着美丽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道人”主要指什么?
- A. 道士
- B. 诗人
- C. 农夫
-
诗中“春工”与“秋露”分别象征什么?
- A. 繁荣与衰落
- B. 美好事物与时间流逝
- C. 春天与秋天
-
“别驾风流”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文人
- B. 农民
- C. 商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词作都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辛弃疾更显豪放,而李清照则细腻、柔美。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辛弃疾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