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时间: 2025-01-11 10:54:39

莫避春阴上马迟。

春来未有不阴时。

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

试听别语慰相思。

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作者:辛弃疾

莫避春阴上马迟。
春来未有不阴时。
人情展转闲中看,
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
试听别语慰相思。
短篷炊饮鲈鱼熟,
除却松江枉费诗。


白话文翻译:

不要因为春天的阴云而迟迟不愿上马。
春天来了,哪个时候不是阴云密布呢?
人们的感情在闲适中反复变化,
旅途的艰辛在疲惫后才会明白。
梅花像雪一样洁白,柳树如丝般柔软。
试着听听离别的话语来慰藉思念。
简陋的小船上烹煮着熟鲈鱼,
除了松江,写诗也就毫无意义了。


注释:

  • 莫避春阴:不要因为春天的阴云而避开。
  • 上马迟:指上马出发的时间推迟。
  • 人情展转:人们的感情变换,反复。
  • 客路崎岖:旅行的路途曲折艰难。
  • 梅似雪柳如丝:描绘梅花的洁白和柳树的柔美。
  • 试听别语:试着聆听分别的言语。
  • 短篷炊饮:简陋的小船上做饭和饮酒。
  • 松江:地名,表达对特定地域的眷恋。

典故解析:

本词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引用,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思乡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善于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相结合,其词风豪放、激昂,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词写于辛弃疾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诗人既有对朋友的关怀,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词中描绘的春天阴云,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是一首情感丰富的送别词。词的开头以“莫避春阴上马迟”引入,展现出春天的阴云与迟滞的出发,暗示了生命中的无奈与不安。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的季节,但阴云密布却让人感到压抑,表现出对离别的无奈。

接下来的“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则传达了对人情世态的深刻观察,旅途的艰难让人更加感受到人生的曲折。词中描绘梅花的洁白与柳树的柔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象征着离别时的伤感。

“试听别语慰相思”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之情,离别的话语成为慰藉,充满了人情的温暖。最后的“短篷炊饮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则将目光转向了具体的生活场景,短篷的简单生活中也包含了对松江的特别情感,显示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自然意象,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体现了辛弃疾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避春阴上马迟:劝告朋友不要因为阴雨天气而拖延出发的时间,表现出一种积极向前的态度。
  2. 春来未有不阴时:春天往往伴随着阴云,表明生活中的不如意是常态。
  3. 人情展转闲中看:人们的感情在闲暇中反复变化,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4. 客路崎岖倦后知:在旅途中经历风雨后,才会对艰辛有更深刻的理解。
  5. 梅似雪,柳如丝: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纯洁与柔美。
  6. 试听别语慰相思:聆听离别的话语,试图用言语来填补思念的空虚。
  7. 短篷炊饮鲈鱼熟:描绘简朴的生活,表现出对生活的满足。
  8. 除却松江枉费诗:松江的美景让词人觉得没有写诗的意义,表达了对特定地方的寄托与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梅似雪、柳如丝,用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 对仗:如“梅似雪,柳如丝”,形成和谐的音韵。
  • 拟人:人情展转,赋予人情以动态,增强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惜,表达了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春阴:象征着生活中的阴郁与无奈。
  2. 梅雪:梅花的洁白代表着纯洁的友情。
  3. 柳丝:柳树的柔软象征着思念的柔情。
  4. 短篷:简单的生活象征着诗人的淡泊与真实。

这些意象在整首词中交织,构建出了一幅关于离别与思念的生动画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春阴”象征什么? A. 生机
    B. 阴郁
    C. 快乐
    答案:B

  2. “梅似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友情的珍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离别的伤感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短篷”象征着: A. 奢华生活
    B. 简单与真实
    C. 旅行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李清照同为宋代词人,其作品中均流露出对离别的感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对故人的思念,情感细腻,而辛弃疾的词则更加豪放,关注历史与命运。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全集》
  • 《宋词选注》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