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吞蝗》
时间: 2025-01-27 04:03: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唐太宗吞蝗》
作者:吴兢 〔唐代〕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
白话文翻译:
在观二年,京城发生旱灾,蝗虫大肆侵袭。太宗皇帝进入园中查看禾苗,见到蝗虫,捡起几只,感慨道:“人以谷物为生,而你们却以此为食,这是在危害百姓。若百姓有过错,那也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你们若有灵气,就去蚕食我的心肠,不要去伤害百姓。”于是他决定吞下蝗虫,但身边的人纷纷劝阻说:“恐怕这样会生病,不可!”太宗希望将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何必躲避疾病呢?于是他便吞下了蝗虫。
注释:
- 观二年:指唐太宗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
- 京师:指首都,这里是长安。
- 蝗虫:一种对粮食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昆虫。
- 掇:捡起、摘取的意思。
- 尔其有灵:你们若有灵性,意思是希望蝗虫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 蚀我心:蚕食我的心肠,意指自己愿意承受痛苦。
- 左右:指身边的侍卫和顾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兢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和诗人,因其在历史编纂方面的贡献而受到重视。他的诗风往往表现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以及对政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太宗时期,当时正值干旱和蝗虫灾害,民生困苦。唐太宗为了保护百姓,表现出其宽厚仁慈的一面,显示出帝王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诗歌鉴赏:
《唐太宗吞蝗》通过描写唐太宗面对蝗虫灾害时的决策,表现了他对百姓的深切关怀和仁爱之心。诗中,太宗以“人以谷为命”开篇,强调了粮食对人们生存的重要性,进而指出蝗虫的行为对百姓的危害。这一段引发读者对生命和生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问题的关注。
接下来的“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更是显示了太宗愿意以自己的痛苦来换取百姓的安宁,表现出一种高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种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非常崇高的,帝王理应以民为重,这种思想在诗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最后,太宗的吞蝗行为不仅是出于对百姓的怜惜,更是对自己责任感的直接体现。他希望通过这种极端方式将灾难转移,表现出一种无畏的决心和勇气。诗的结尾部分虽然带有一丝悲壮,但也让人感受到太宗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开篇交代时间、地点和事件,引入背景。
-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太宗亲自巡视,显示其对民生的关心。
-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强调蝗虫对人类生存的威胁。
-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表达太宗愿意承受痛苦,保护百姓之心。
-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诚疾,不可”:周围的顾问对太宗的举动表示担忧。
- “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太宗希望将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表现出其无畏精神。
- “遂吞之”:表现出太宗的决心和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蝗虫比作对百姓生存的威胁,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中通过对仗的方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拟人:将蝗虫赋予灵性,表现出太宗对生命的尊重和理解。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唐太宗对百姓的关心与责任,展现了伟大的仁爱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蝗虫:象征灾难和困扰,代表着对民生的威胁。
- 谷物:象征生命和生存的根本,体现了对百姓生计的关注。
- 心肠:象征着皇帝的仁爱之心,表现出其愿意牺牲自己的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唐太宗吞蝗》是在哪一年创作的? A. 贞观三年
B. 观二年
C. 贞观二年
D. 观三年 -
诗中太宗对蝗虫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残忍
B. 仁慈
C. 漠不关心
D. 恐惧 -
太宗决定吞下蝗虫的原因是什么? A. 想要尝试蝗虫的味道
B. 希望将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
C. 想让百姓看到他的勇气
D. 由于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by 陆游
- 《无题》 by 李商隐
诗词对比:
- 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也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尽管使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但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