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其七》
时间: 2025-01-27 03:32:44意思解释
摸鱼儿 其七
作者: 王夫之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向苍崖蓬声吹裂,斜阳一片危岸。江流北泻雁南征,洞里春光无算。星灿烂。都应是云中剑舞珠光按。花蹊棋馆。留满地苍苔,数峰烟树,掷与人间看。仙户启,石乳倒垂银蒜。空山翠杳天半。百花桥阻玉壶远,谁倩鸳鸯抵唤。君莫叹。君不见彤云故锁三山断。罡风吹散。想华表鹤归,天台人返,怕见人民换。
白话文翻译:
向苍翠的崖壁,风声如蓬草般吹裂,斜阳照耀着危峻的岸边。江水向北奔流,雁阵向南飞翔,洞中的春光无法用数量来计算。星星闪烁,似乎都是在云中舞动的剑,珠光闪闪。花间小路和棋馆,满地都是苍苔,几座峰峦和烟树,被抛掷在人间。仙人的门开启,石乳低垂如银蒜。空山翠色迷离,天色一半。百花桥阻隔了通往玉壶的远方,谁能让鸳鸯来呼唤你。君不要叹息,你难道没有见过那红云曾经锁住三山?罡风将其吹散。我想起华表上的仙鹤归来,天台上的人们回去,唯恐见到世人已然改变。
注释:
- 苍崖: 指青翠的山崖。
- 蓬声: 蓬草的声响,形容风声。
- 危岸: 陡峭的岸边。
- 江流北泻: 江水向北流淌。
- 洞里春光无算: 春天的光景在洞中无穷无尽。
典故解析:
- 华表: 古代汉族的柱子,象征着高高在上的仙人。
- 天台: 指天台山,古代道教圣地,常被提及在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文学家,著作颇丰,尤其以哲学和诗词见长。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蕴含丰富的哲理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夫之流亡生涯中,反映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与对时局的忧虑。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的结合,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诗歌鉴赏:
《摸鱼儿 其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开篇,作者以“向苍崖蓬声吹裂,斜阳一片危岸”引入,描绘出一种苍凉而又壮丽的场景。随着“江流北泻雁南征”的描写,诗的情感渐渐升华,表现出一种对离别的惆怅和对春光的无限向往。
诗中“星灿烂”二句,反映了夜空的美丽,象征着希望和梦想。接下来的“花蹊棋馆”,则将自然与人文结合,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自然的怀抱中,也要珍惜人间的情感和友谊。
而“君莫叹”一句,似乎是对友人的叮嘱,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在最后一部分则回归现实,反思历史,感叹人事变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深邃而又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苍崖蓬声吹裂,斜阳一片危岸: 描绘了在高耸的崖壁上,风声如蓬草般切割,斜阳照耀着险峻的岸边。
- 江流北泻雁南征,洞里春光无算: 江水向北奔流,雁阵向南飞去,洞中的春光无限美好。
- 星灿烂,都应是云中剑舞珠光按: 星星闪烁,仿佛在云中舞动的剑,珠光四射。
- 花蹊棋馆,留满地苍苔: 花丛小路和棋馆,满地都是青苔。
- 数峰烟树,掷与人间看: 几座烟雾缭绕的高峰和树木,被抛掷在人间。
- 仙户启,石乳倒垂银蒜: 仙人的门开启,石乳低垂如银蒜。
- 空山翠杳天半: 空山的翠色迷离,天空的颜色一半。
- 百花桥阻玉壶远: 百花桥阻挡了通往玉壶的远方。
- 谁倩鸳鸯抵唤: 谁能让鸳鸯来呼唤你。
- 君莫叹: 君不要叹息。
- 君不见彤云故锁三山断: 你难道没有见过那红云曾经锁住三山?
- 罡风吹散: 罡风将其吹散。
- 想华表鹤归,天台人返: 我想起华表上的仙鹤归来,天台上的人们回去。
- 怕见人民换: 唯恐见到世人已然改变。
修辞手法:
- 比喻: “星灿烂”比喻夜空的璀璨。
- 拟人: “风声如蓬草般吹裂”,让风声具有人性。
- 对仗: “江流北泻雁南征”,形成音韵和谐的对仗。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对人事变迁的深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崖: 象征高耸的理想与追求。
- 斜阳: 表达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 江流: 代表生命的奔流与不息。
- 星光: 象征希望与梦想。
- 苍苔: 代表时间的沉淀与历史的积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江流北泻雁南征”中的“江流”意指什么?
- A. 河流
- B. 人生
- C. 时间
-
“君莫叹”是对谁的叮嘱?
- A. 朋友
- B. 家人
- C. 自己
-
诗中提到的“百花桥”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爱情的阻隔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情的支持
答案: 1.A 2.A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夫之 vs 杜甫: 王夫之的诗中更多展现个人的情感与理想,而杜甫的诗则常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人间疾苦。两者在表达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情感基调和关注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王夫之全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