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顾庵复和八首见示赋此答之并贻既庭 其十六》
时间: 2025-01-27 04:20: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物文心,笔阵老墨池飞涨。
贾馀勇吟成八咏,撚髭无恙。
公子七哀传邺下,大夫九辨赓江上。
惊从而和者曲弥高,三缣饷。
倒词峡,真潢漾。
短歌阕,长歌唱。
只江郎才尽,渴求杯酿。
我倦欲投斑竹管,公豪任夺青藜杖。
问红笺填得许多愁,难于状。
白话文翻译:
这是什么样的文人情怀呢?笔阵如老墨池般水波荡漾。贾馀勇吟咏成八首,撚须的姿态依旧潇洒。公子们的七篇哀歌传至邺下,大夫们的九篇辩词在江上应和。惊叹之下,和声愈发高昂,三缣帛作为酬答。
词语在峡谷中回荡,真如清潢涌动。短歌已尽,长歌又起。只可惜江郎才尽,渴望一杯美酒。我倦了,想把斑竹管扔掉,公子随意夺走青藜杖。问红笺填了多少愁苦,难以用言语形容。
注释:
- 文心:指文学的情感和才思。
- 笔阵:比喻书法或诗歌的气势。
- 贾馀勇:古代文人,擅长诗词。
- 八咏、七哀、九辨:指不同主题的诗作,表现出诗词的丰富性。
- 三缣:指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绸,古人用于酬答。
- 江郎才尽:指才思枯竭。
- 斑竹管、青藜杖:古代的乐器和拐杖,象征文人的生活和身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尤侗(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君道,号白云,生于浙江。尤侗以其清丽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擅长以诗会友,善于通过诗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兴起之际,诗歌交流活跃。诗中提及的贾馀勇、七哀、大夫等,反映了当时文人群体的交往和文学活动的繁荣。
诗歌鉴赏:
尤侗的《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文人情怀和自我反思的诗。全诗通过描绘文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展现了文学创作的活力与挑战。开头部分,诗人以“何物文心”引入,揭示了文人创作的内心世界,紧接着描绘了笔阵在墨池中飞涨的情景,传达出创作的激情与灵动。诗中提到的“贾馀勇”和“七哀”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作品的推崇与赞美。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到自己的创作灵感逐渐枯竭,表达了对美酒的渴求和对文人交往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文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在整体结构上,短歌与长歌的交替,展现了文人创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最终归结到江郎才尽的感慨,流露出对文学的敬仰与对自我能力的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自然与人文交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物文心:引出对文人情怀的探讨。
- 笔阵老墨池飞涨:比喻创作的激情如墨池般涌动。
- 贾馀勇吟成八咏:提到历史文人的作品,表示对文学的敬仰。
- 公子七哀传邺下:描述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传承。
- 惊从而和者曲弥高,三缣饷:表达对和声的欣赏与回馈。
- 只江郎才尽,渴求杯酿:自我反思,感到创作的疲惫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笔阵老墨池”,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文人创作的状态。
- 对仗:如“短歌阕,长歌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及文人作品,强化了诗歌主题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文人创作的激情与困惑,表现了对文学的敬仰以及对自身才能的反思,揭示了文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文心:象征文人的才情与情感。
- 墨池:代表创作的源泉与灵感。
- 斑竹管:象征文人的生活与艺术追求。
- 红笺:象征情感的寄托与交流。
这些意象深刻地反映了文人的精神状态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江郎才尽”指的是什么? A. 江边的郎君
B. 文才的枯竭
C. 江水的干涸
D. 文人聚会 -
诗中提到的“贾馀勇”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诗人的朋友
C. 一种诗歌形式
D. 一种饮品 -
“短歌阕,长歌唱”意在表达什么? A. 作品的丰富性
B. 文人的情感变化
C. 音乐的多样性
D. 诗歌的节奏感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文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 杜甫的《春望》:展现了历史变迁对文人情感的影响。
诗词对比:
- 尤侗与李白的作品相比较,尤侗更注重文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李白则多表现壮阔的自然与豪放的情怀。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对尤侗及其同时代诗人作品的收录与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概论》:对古代诗歌的风格与流派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