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

时间: 2025-04-28 02:26:01

每来政事堂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

日暮独归愁米尽,

泥深同出借驴骑。

交游今日唯残我,富贵当年更有谁。

彼此相看头雪白,一杯可合重推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每来政事堂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
日暮独归愁米尽,泥深同出借驴骑。
交游今日唯残我,富贵当年更有谁。
彼此相看头雪白,一杯可合重推辞。

白话文翻译:

每次来到政事堂中住宿,我们总是一起回忆在华阳观的日子。
黄昏时分我独自回家,心中忧愁,因为米已经用尽,泥泞的路上同心借驴骑行。
如今的朋友只剩下我一个,往日的富贵人今何在?
互相看着彼此的白发,举杯畅饮,我却再三推辞。

注释:

  • 政事堂:指古代官员处理政务的地方。
  • 华阳观:指一个道教观庙,象征着诗人与友人往日的清闲时光。
  • 米尽:意指生活困顿,米已用完。
  • 借驴骑:指在艰难的环境中互相帮助,共同渡过难关。
  • 头雪白:形容两人年纪已大,头发变白。
  • 一杯可合重推辞:意指尽管彼此都想喝酒,但又都感到推辞。

典故解析:

华阳观是道教文化的象征,代表着一种悠闲、清净的生活方式。诗中提到的“借驴骑”体现了朋友之间的互助与支持,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情谊与生活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民生疾苦,富有同情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生活虽有些清贫,但依然与友人保持联系。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往昔的怀念。

诗歌鉴赏:

《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诗中,白居易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惜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出和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仿佛让人回到那个悠闲自在的岁月。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现实,表现出生活的艰难,尤其是米已经用尽,显示出诗人生活的窘迫与无奈。最后两句则以白头相望、推杯换盏的场景,表达出对友谊的渴望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自然,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厚的友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每来政事堂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每次在政事堂宿夜,总会想起在华阳观的快乐时光。
    2. “日暮独归愁米尽,泥深同出借驴骑”:黄昏时分独自回家,心中忧愁,米已经用完了,回家的路上很泥泞,而我们曾一起借驴同行。
    3. “交游今日唯残我,富贵当年更有谁”:如今的朋友只剩下我一个,往日那些富贵的人如今又在哪里呢?
    4. “彼此相看头雪白,一杯可合重推辞”:我们相对而望,头发都已白了,举杯邀饮,但我却屡次推辞。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暮独归”和“泥深同出”形成对比。
    • 比喻:用“借驴骑”比喻朋友间的互相帮助。
    • 象征: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老去。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往昔的怀念,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生活艰难时相互扶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华阳观:象征着宁静与美好的过去。
  • 驴骑:象征着朋友之间的相助与携手共度。
  • 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沉重的生活经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阳观”象征什么?

    • A. 朋友的聚会
    • B. 悠闲的生活
    • C. 忧愁的回忆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米尽”是什么意思?

    • A. 生活富裕
    • B. 生活困顿
    • C. 生活安逸
      答案:B
  3. 诗人和友人的头发变白,反映了什么?

    • A. 年轻
    • B. 生活的艰辛与岁月的流逝
    • C. 生活的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事的回忆。
  • 《赠友人》(王维):描写友谊与共度时光的珍贵。

诗词对比

  • 《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赠友人》:两者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但前者更着重于生活的艰辛和对往昔的怀念,而后者则更倾向于轻松愉快的交往。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白居易的诗更具生活的沉重感,而王维的诗则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