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望》

时间: 2024-09-19 21:12:02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

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意思解释

晚望

原文展示:

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
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城镇,寒风轻轻吹动,夕阳下的沙洲上,鸟儿归巢。
我独自坐在高高的亭子上,向西南远望那遥远的山峦。

注释:

  • 江城:指江边的城市。
  • 寒角:寒冷的风角,指寒风。
  • 沙洲:江中的沙洲。
  • 夕鸟:傍晚归来的鸟。
  • 高亭:高高的亭子。
  • 西南:指方向,表示作者的目光所向。
  • 望远山:远处的山,表达思乡或对远方的思考。

典故解析:

白居易的这首诗不涉及特定的典故,而是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景致和情感,展现了他在江城边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民生疾苦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晚望》创作于白居易晚年,诗中流露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他在高处独自眺望时的情感,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宁静。

诗歌鉴赏:

《晚望》是一首清新脱俗的山水诗。诗的前两句“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描绘了江边傍晚的宁静与温暖,给人一种诗意的画面感。寒风轻拂,沙洲上的鸟儿归来,展现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安静。第三句“独在高亭上”暗示作者的孤独感,虽身处美景之中,但内心却有些孤寂,营造出一种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的思考。最后一句“西南望远山”则将视野推向远方,似乎在探寻更深的意义与情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思索。全诗结构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白居易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感悟,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沉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城寒角动:在江边的城市,寒风轻轻吹动,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2. 沙洲夕鸟还:夕阳下,沙洲上的鸟儿归巢,展现了生机与希望。
  3. 独在高亭上:独自身处高高的亭子,暗示孤独与思考。
  4. 西南望远山:向西南远望山峦,表达对远方的向往与思索。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形成对称美。
  • 意象:江城、沙洲、鸟、亭、山等意象交织,塑造出一个宁静的晚景。
  • 情感: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孤独与思索,情感真挚。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夕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同时流露出淡淡的孤独感,反映了白居易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

意象分析:

  • 江城:象征着生活的场所与归属感。
  • 寒角:代表了寒冷的季节与内心的孤独。
  • 沙洲:自然中的宁静与安详。
  • 夕鸟:生命的韧性与归属。
  • 高亭:思考与孤独的象征。
  • 远山:未来的希望与未知的探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城”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座江边的城市
    C. 一片沙洲

  2. “夕鸟”在诗中象征: A. 孤独
    B. 归宿
    C. 自由

  3. 诗的中心思想是: A. 描绘繁华
    B. 表达孤独与思考
    C. 赞美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晚望》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多地展现了孤独思考的情感,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深刻的情感,但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诗文集》
  • 相关研究论文与文学评论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