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和赤壁词》
时间: 2025-01-11 04:55:02意思解释
念奴娇 和赤壁词
作者: 储贞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
两点金焦环铁瓮,瓜步临流插壁。
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
滔滔不尽,消磨几许英杰。
一上燕子矶头,旌旗风曳,画角高城发。
六代繁华成往事,自古谁无兴灭。
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
长江天堑,渔舟惯渡明月。
白话文翻译:
投掷鞭子都能断开,问江东地区,谁才是千古流传的人物。
那两点金色的焦环如同铁瓮,瓜步岸边直插入水中。
乘风而行千里,一湾水流如带,浪花飞卷如雪。
滔滔不绝的水流,消磨了多少英豪人物。
一到燕子矶头,旌旗在风中摇曳,号角声在高城响起。
六代的繁华已化为往事,自古以来谁能不经历兴亡。
逝去的水向东流去,孤帆北上,已是老我满头霜华。
长江如同天堑,渔舟习惯在明月下渡过。
注释:
字词注释:
- 投鞭可断:投鞭可以断开,形容江东的气势。
- 千秋人物:指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
- 两点金焦环铁瓮:这里形象地描绘了江边的风景。
- 滔滔不尽:形容水流不断,象征历史的长河。
- 霜华发:指头发如霜白,象征年老。
典故解析:
- 燕子矶:位于长江边,是历史上著名的游览胜地,常被文人墨客赞美。
- 六代繁华:指历史上多个朝代的兴衰,反映了历史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储贞庆,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精炼的词句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历史和自然,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念奴娇 和赤壁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长江及其历史人物,表达对兴亡的感慨和对英雄的追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长江的壮丽景象,展现了历史的悠久与人事的无常。开头两句“投鞭可断,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以询问的方式引入,营造出一种豪情壮志。接着,诗人通过“千里乘风,一湾带水,浪卷飞如雪”描绘了江水的奔流与波澜,展现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与壮阔的历史感。诗中“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老我霜华发”则通过个人的感悟,勾勒出人生的无常,体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与对往昔英雄的怀念。
整首诗在节奏上非常流畅,意境上则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展示了清代诗人在古典诗词中对历史、自然及个人命运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投鞭可断:意指江东之地的豪情壮志。
- 问江东谁是千秋人物:发问,激起对历史伟人的思考。
- 两点金焦环铁瓮:描绘江边景色,暗喻历史的沉重。
- 千里乘风,一湾带水:展现江水的宽广与奔腾。
- 浪卷飞如雪:形象地描绘波浪的美丽。
- 滔滔不尽,消磨几许英杰:感叹历史长河中英杰的消逝。
- 一上燕子矶头:引入具体的地点,增强代入感。
- 旌旗风曳,画角高城发:描绘战争的场景,历史的回声。
- 六代繁华成往事:回顾历史的变迁与兴衰。
- 逝水东归,片帆北去:象征岁月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老我霜华发:自我反思,表达对老年的感慨。
- 长江天堑,渔舟惯渡明月:展现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浪卷飞如雪”,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如“逝水东归,片帆北去”,形成和谐的音韵。
- 排比:如“千里乘风,一湾带水”,增强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揭示了个人与历史之间的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
- 燕子矶:代表历史回忆与文化的积淀。
- 旌旗、画角:象征战争与英雄的壮丽场景。
- 老我霜华发: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对时光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江东”是指哪个地区?
- A. 江南
- B. 江北
- C. 江东
- D. 江西
-
“逝水东归”中的“逝水”主要象征什么?
- A. 时间的流逝
- B. 江水的流动
- C. 人生的无常
- D. 历史的变迁
-
诗中提到的“燕子矶”指的是?
- A. 战场
- B. 旅游胜地
- C. 知识的象征
- D. 诗人的故乡
答案:
- C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赤壁赋》:同样描绘了赤壁的壮丽与历史的感怀,表现出对英雄豪杰的怀念,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但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索引》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元明清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