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

时间: 2025-04-28 19:40:00

春馀足光景,赵李旧经过。

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

小船行钓鲤,新盘待摘荷。

兰皋徒税驾,何处有凌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馀足光景,赵李旧经过。
上林柳腰细,新丰酒径多。
小船行钓鲤,新盘待摘荷。
兰皋徒税驾,何处有凌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余晖洒满大地,昔日的赵李(指赵氏和李氏)早已走过这里。
上林苑中的柳树纤细优雅,新丰的酒香弥漫在小径上。
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漂行,钓鱼的人在期待鲤鱼的上钩,
新盘里等待着采摘的荷花,兰皋(指兰亭)却无人驾驭,
不知何处有美丽的波光荡漾。

注释:

  • 春馀:春天即将结束,余下的春光。
  • 赵李:指古代的赵、李两家,象征古老的繁华与往事。
  • 上林:上林苑,指古代皇家园林。
  • 柳腰细:形容柳树的枝条细长柔美。
  • 新丰酒径:指新丰地区的小路,酒香四溢。
  • 小船行钓鲤:小船在水中钓鲤鱼,描绘出悠闲的场景。
  • 兰皋:兰亭,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聚集地。
  • 凌波: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典故解析:

“上林苑”是古代帝王的游乐场所,象征着繁华与美好。
“兰亭”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所提及之地,象征文人雅集与文化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581),字子山,号慕容,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乐府,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而有深度。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晚春时节,作者与友人共聚昆明池,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昆明池的美丽春景为背景,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开头“春馀足光景”便将读者带入春天的余晖之中,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不断丰富了这一意境,柳树的细腰与酒径的香气,构建了一个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小船和钓鲤的画面更是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渔人静静等待鲤鱼上钩,体现了生活的闲适与乐趣。然而,诗的结尾却略显孤寂,“兰皋徒税驾”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邃。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庾信不仅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馀足光景:春天的余晖映照着大地,生机盎然。
    2. 赵李旧经过:提到往日的繁华,勾起对过往的怀念。
    3. 上林柳腰细:描绘环境,突出自然美。
    4. 新丰酒径多:表现生活的乐趣,酒香四溢。
    5. 小船行钓鲤:描绘闲适的钓鱼场景。
    6. 新盘待摘荷:期待采摘荷花,象征着美好与收获。
    7. 兰皋徒税驾:反映孤独与惆怅,兰亭无人,流露出一种失落感。
    8. 何处有凌波: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寻。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与景色结合,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对仗:如“柳腰细”与“酒径多”,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悠闲的向往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光:象征生命与希望。
  • 柳腰:柔美与柔情,表现自然的柔和。
  • 小船:象征自由与悠闲,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
  • 兰亭:文人聚集之地,象征文化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上林”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皇宫
    B) 皇家园林
    C) 文人聚集地
    D) 渔村

  2. “何处有凌波”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愤怒
    D) 满足

  3. 诗中“新丰酒径多”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贫穷
    B) 热闹
    C) 悠闲
    D) 忧伤

答案

  1. B) 皇家园林
  2. B) 惆怅
  3. C) 悠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以月光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思乡的情感。
  • 《和人日晚景宴昆明池诗》则通过春日的景色,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往昔的感怀。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庾信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希望以上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