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书怀》
时间: 2025-01-11 14:18:59意思解释
秋夕书怀
原文展示:
高空生夕凉,秋意入河汉。
驰云若奔驷,明月隐复见。
天机感众物,夜色掞深院。
鸣叶响萧飕,吟虫发清怨。
追思童稚日,膏火事黄卷。
抚迹今已非,虑深志亦倦。
颓波惜迁运,往节阅惊电。
浩浩古人心,庶于静中见。
白话文翻译:
高空中渐渐变凉,秋意正浓,仿佛流入了银河。
飞驰的云彩像奔跑的骏马,明亮的月亮时隐时现。
天机使我感受到万物的变化,夜色在深邃的院子里愈加浓重。
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秋风的悲凉,虫鸣发出清晰的怨曲。
追忆起童年无忧的日子,熬夜读书的岁月已成往事。
抚摸着曾经的足迹,如今已不再,心中沉重而又倦怠。
面对颓废的潮流,珍惜时间的流逝,往昔的经历如闪电般惊艳。
浩浩荡荡的古人心思,在宁静中得以窥见。
注释:
- 生夕凉:指傍晚的凉意。
- 入河汉:指秋意如水流入银河,形容秋天的气息。
- 驰云若奔驷:形容云彩快速移动,像是骏马般奔腾。
- 鸣叶响萧飕:指树叶在风中发出声音,像是低吟的乐曲。
- 膏火事黄卷:指曾经夜以继日地读书,形容勤奋学习的场景。
- 虑深志亦倦:形容内心的思虑深沉而感到疲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继,明代诗人,生于动荡的社会背景中,诗风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为主。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物,以表达内心的感慨。
创作背景:
《秋夕书怀》创作于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借助秋天的景象,表达对过往的追忆与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此时,社会动荡,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促使诗人产生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夕书怀》以秋天的傍晚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的开篇便以“高空生夕凉”引入,瞬间转到对秋意的感受,带给读者一种清新而清冷的气氛。紧接着,诗人通过“驰云若奔驷”描绘了流动的云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明月的隐现则象征着希望与失落之间的交错。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夜色的描绘和虫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传达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内心感受的细腻。特别是“追思童稚日”一语,揭示了诗人对无忧无虑昔日的怀念,显示出对成长与世事的无奈与感伤。
最后几句则引导出对古人心思的感悟,表达了在静谧中对历史与人性的追寻。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呈现出一种深邃而悠远的哲理思考,留给读者无限的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空生夕凉:傍晚的凉意从高空而来,暗示秋天的到来。
- 秋意入河汉:秋天的气息弥漫,像是流入了银河,体现秋天的广阔与深邃。
- 驰云若奔驷:云彩如骏马奔腾,象征着时间的快速流逝。
- 明月隐复见:明月时隐时现,表达希望与失落的交替。
- 天机感众物:感受到自然的变化,表现诗人与自然的共鸣。
- 夜色掞深院:夜色愈加浓厚,营造一种静谧的氛围。
- 鸣叶响萧飕:树叶在秋风中轻响,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 吟虫发清怨:虫鸣声中透出一种清怨,暗示对往事的怀念与悲凉。
- 追思童稚日:回忆无忧的童年,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膏火事黄卷:曾经夜以继日地读书,象征勤奋与努力。
- 抚迹今已非:触摸曾经的痕迹,如今一切都已改变。
- 虑深志亦倦:内心的思虑复杂而沉重,感到疲倦。
- 颓波惜迁运:面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与珍惜。
- 往节阅惊电:回忆往昔的经历如闪电般惊艳,体现对过往的感慨。
- 浩浩古人心:古人的情思浩荡,启示在宁静中可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奔驷”,生动形象。
- 拟人:虫鸣与树叶的声音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加诗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秋天的凉意为引子,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深刻思考了个人与自然、历史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空:象征广阔与高远,隐喻人生的追求。
- 夕凉:代表着时间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
- 明月:象征希望与孤独。
- 鸣叶与吟虫:传达自然的声音,反映内心的情感。
- 童稚日:象征无忧的过去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驰云若奔驷”中的“驷”指的是什么?
- A. 驴
- B. 马
- C. 狐狸
- D. 鹿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鸣叶响萧飕”,描绘的是____的声音。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怀念。 (对/错)
答案:
- B
- 秋风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许继的《秋夕书怀》更注重对自然变化与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李白的诗通过月光的孤独反映思乡之情,而许继则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文鉴赏辞典》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深入理解《秋夕书怀》这首诗的情感和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