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後一首用辘轳体二首》
时间: 2025-02-04 14:09: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风无雨并无云,今岁中秋尽十分。
毕竟冰轮谁为转?碾穿玉宇不生痕。
坐看儿辈纷然饮,也遣先生半欲醺。
自是清樽负明月,不閞明月负清樽。
白话文翻译
没有风,没有雨,也没有云,今年的中秋节显得格外清明。
究竟是谁在转动那冰冷的月轮?在广袤的天空中它碾过,却没有留下痕迹。
我坐在这里看着孩子们纷纷喝酒,连我这个老者也有些微醉。
这清酒本该映衬明月,却是明月在负担清酒的情怀。
注释
- 无风无雨并无云:指今夜的天空一片宁静,没有风,没有雨,晴空万里。
- 冰轮:指明月,形容其清冷。
- 玉宇:指天空或宇宙,常用作形容词,表示纯洁、高贵。
- 清樽:指盛酒的酒杯,象征饮酒的欢乐。
- 明月:指明亮的月亮,具有象征团圆和思乡的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其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具有清新、质朴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节,诗人在生病的情况下,无法参与饮酒的欢乐,表达了对节日的思念和对饮酒情境的羡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个无风、无雨、无云的中秋夜,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无风无雨并无云”作为引子,渲染出一个静谧的夜晚,随后通过“毕竟冰轮谁为转”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宇宙及人生的思考,暗示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感。接着,诗人转而描述眼前的情景:“坐看儿辈纷然饮”,展现出年轻人们的欢乐与热闹,而自己则因病无法参与,心中充满了羡慕与惆怅。最后两句“自是清樽负明月,不閞明月负清樽”更是点明了诗的主题:月亮与酒杯在此时此刻扮演着交替的角色,诗人所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风无雨并无云:描绘了一个极为清澈宁静的夜晚,突显了中秋的美好。
- 今岁中秋尽十分:点明时节,让读者感受到节日的氛围。
- 毕竟冰轮谁为转:引发思考,质问月亮的来源,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哲学思考。
- 碾穿玉宇不生痕:形象地描绘了月亮在天空的无痕轨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坐看儿辈纷然饮:对比年轻人的欢快与自己的孤独,突出主题。
- 也遣先生半欲醺:显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 自是清樽负明月:酒与月的关系,暗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不閞明月负清樽:反转思维,表达人生的哲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无风无雨并无云”和“毕竟冰轮谁为转”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比喻:用“冰轮”比喻月亮,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 拟人:将月亮与酒杯赋予人性,增强情感的细腻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中秋的宁静和个人的孤独,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变幻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团圆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与思乡,传统中秋节的重要意象。
- 酒杯:象征欢乐与社交,反映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天空:象征广阔与自由,反映诗人的思考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杨万里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冰轮”指代什么?
- A. 太阳
- B. 星星
- C. 月亮
- D. 风
-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无法参与饮酒的欢乐?
- A. 生病
- B. 外出
- C. 不喜欢饮酒
- D. 忙于工作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万里的中秋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中秋的月亮,但情感基调不同。杨万里的诗中含有孤独与思考,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多的是对团圆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