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晚
作者: 张镃 〔宋代〕
湖远慵呼艇,春归只闭门。
树高应翠合,竹静自黄昏。
轩冕情终薄,诗书好益尊。
人间难办事,夜气要长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宁静景象。诗人懒得呼唤小船,春天的到来只是在门外静静关闭。树木高耸,绿意盎然,竹林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宁静。身为官员的感情总是薄弱,而诗书则能增添酒杯的尊贵。在这个世间,事情总是难以处理,而夜晚的气氛却总是弥漫不息。
注释
字词注释
- 慵:懒惰、不愿做事。
- 呼艇:叫船。
- 闭门:关上门,不与外界接触。
- 翠合:绿叶茂盛,形成一片翠绿的景象。
- 黄昏:日落时分,傍晚。
- 轩冕:指官位和荣华。
- 薄:淡薄,感情不深。
- 益尊:使酒杯更加尊贵,象征文化修养。
- 夜气:夜晚的氛围和气息。
- 长存:持久存在。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隐含了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对读书生活的赞美,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字子平,号云峰,宋代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常被认为是当时的杰出才子之一。他的诗风以自然清丽、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正处于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他对当下生活的思考与哲理,表明了对官场的失望与对文化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春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诗作,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诗的前两句“湖远慵呼艇,春归只闭门”开篇便勾勒出一种懒散的春日气息。诗人在湖边,既不愿意叫船过来,也不想与外界交往,这种慵懒的心态恰恰映射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独立。接下来的“树高应翠合,竹静自黄昏”,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宁静,树木的高大与竹子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
后三句则转向人事和人生哲理。“轩冕情终薄,诗书好益尊”,诗人意识到,身为官员的生活往往感情淡薄,唯有诗书能够增加内心的尊贵感。最后一句“人间难办事,夜气要长存”则表明,世间的事情难以处理,而夜晚的气氛却让人感到一种永恒的存在感,似乎在说,生活的烦恼虽多,但静谧的夜晚总能带来思考与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远慵呼艇:湖水遥远,诗人懒得呼叫船只,表现出一种闲适的态度。
- 春归只闭门:春天来了,诗人却选择闭门不出,体现了对外界的淡漠。
- 树高应翠合:高大的树木与翠绿相合,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竹静自黄昏:黄昏时分,竹林显得格外宁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轩冕情终薄:身为官员,感情总是薄弱,反映出对官场的失望。
- 诗书好益尊:诗书能够提升个人的修养与尊贵感,强调文化的重要性。
- 人间难办事:世间的事情复杂难办,表明诗人的无奈与困惑。
- 夜气要长存:夜晚的气氛持久存在,暗示一种宁静与思考的空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呼艇”与“闭门”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懒散与对外界的隔绝。
- 对仗:如“树高应翠合,竹静自黄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夜气”赋予长存的特性,使其具有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水:代表宁静与闲适。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树木:代表自然的繁茂与生命力。
- 竹子:象征高洁与宁静。
- 夜晚:象征思考与永恒的存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呼艇”是指什么?
A. 小船
B. 大船
C. 漂流的木筏
D. 渔船 -
“春归只闭门”中的“闭门”意味着什么?
A. 关上门不让别人进来
B. 不想出门与外界接触
C. 把门锁上
D. 只出不入 -
“人间难办事”的意思是:
A. 生活容易
B. 生活繁琐复杂
C. 生活无聊
D. 生活快乐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春晚》与《春晓》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春晚》更侧重于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而《春晓》则充满了对春天的欢愉与期待。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有所不同,体现了诗人不同的视角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精选》
- 《诗经与古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