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寂照行至书馆》
时间: 2024-09-19 22:00: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茅屋鸡声过日中,
热云蒸雨转无风。
形劳自背当年说,
句快全夸近日工。
破院未成投宿计,
枯田犹觊入秋丰。
情知必没扬雄宅,
看竹何妨揖主翁。
白话文翻译:
在茅草屋里,鸡鸣声响过了正午,
热云蒸腾,雨水转为无风的天气。
身体劳累自背负着当年的困扰,
诗句快活全在夸赞如今的工艺。
破旧的院子尚未有住宿的打算,
枯萎的田野仍然期待着秋季的丰收。
心里知道必定无法留在扬雄的宅邸,
看着竹子,何妨向主翁行礼。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住所。
- 鸡声:鸡叫声,常用于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
- 热云蒸雨:热天气中,云层似乎在蒸腾,雨水却停滞无风。
- 形劳:身体的疲惫,指作者身心的劳累。
- 句快全夸:诗句流畅,尽情赞美。
- 破院:形容院子破旧。
- 投宿计:住宿的打算。
- 枯田:干枯的田地,象征着丰收的期待。
- 扬雄:指古代著名的辞章学者扬雄,象征着文人雅士的居所。
- 揖主翁:向主人行礼,显示对主人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德明,号君华,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田园生活,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张镃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与对乡村生活的眷恋。诗中描绘的情景,生动展现了他在乡间的日常生活,体现了宁静的田园情怀。
诗歌鉴赏:
《出寂照行至书馆》是一首凝练而富有哲理的诗。诗的开头“茅屋鸡声过日中”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朴素却生动的乡村场景,鸡鸣声响,时间已然过了中午,体现了乡村生活的真实与闲适。接下来的“热云蒸雨转无风”则描绘了天气变化的细腻,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略显压抑的氛围。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疲惫和对往昔的思考,“形劳自背当年说”,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然而接下来的“句快全夸近日工”,又显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能从生活中找到快乐与满足。
“破院未成投宿计,枯田犹觊入秋丰”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对生活的期待与希望,尽管面临困境,但仍对未来充满希望。最后两句“情知必没扬雄宅,看竹何妨揖主翁”则回归到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扬雄象征着文人理想,而竹子则是一种清雅的象征,诗人虽知无法留在理想的地方,但仍心存敬意。
整首诗在沉静中透出积极向上的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宋代诗人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茅屋鸡声过日中:描绘乡村的宁静生活,鸡鸣声标志着时间的流逝。
- 热云蒸雨转无风:天气的变化,反映出一种沉闷的氛围。
- 形劳自背当年说:身体的疲惫与往昔的回忆,暗示人生的无常。
- 句快全夸近日工:尽管疲惫,但仍能在诗句中表达对生活的赞美。
- 破院未成投宿计:生活的窘迫,面临住宿的困难。
- 枯田犹觊入秋丰:对未来丰收的期待,表现出乐观的态度。
- 情知必没扬雄宅:对理想的追求,无法留在文人雅士的宅邸。
- 看竹何妨揖主翁:对自然的尊重,体现出诗人谦虚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形劳”与“句快”,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
- 意象:茅屋、鸡声、竹子等意象,营造出一种乡村的恬静氛围。
- 拟人:将自然现象如“热云蒸雨”拟人化,使得整个场景更具生动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待。整体情感基调积极向上,充满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屋:象征质朴的生活。
- 鸡声:代表乡村的宁静与自然。
- 热云蒸雨:表现天气的变化与情感的压抑。
- 竹子:象征高洁与坚韧,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茅屋”最能代表什么?
- A. 乡村生活
- B. 都市繁华
- C. 科技进步
-
诗中“形劳自背当年说”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疲惫与无奈
- C. 自信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敬意?
- A. 自己
- B. 自然
- C. 主人翁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黄鹤楼》:崔颢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出寂照行至书馆》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多体现了孤独与思乡之情,而后者则强调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选读》
-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