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惜春》

时间: 2025-01-26 05:32:24

柳含丝,梅破萼。

报道东风,一夜穿帘幕。

春光依旧人非昨,忽讶春光,不是人情薄。

花前醉,月下乐,只恐韶华,易去难留阁。

明朝雨暗胭脂落,莫怨春光,不管人消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含丝,梅破萼。报道东风,一夜穿帘幕。
春光依旧人非昨,忽讶春光,不是人情薄。
花前醉,月下乐,只恐韶华,易去难留阁。
明朝雨暗胭脂落,莫怨春光,不管人消索。

白话文翻译:

柳树新芽含苞欲放,梅花已经绽放。东风报告春天的到来,一夜之间穿透了窗帘。春光依旧,如今的人却不再是从前的模样,忽然感叹春光,原来人情如此薄弱。花前饮酒,月下欢笑,只怕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难以留住。明天的雨会打湿胭脂的颜色,莫要怨恨春光,毕竟人事都在流逝。

注释:

字词注释:

  • 柳含丝:柳树的新芽像丝一样柔软。
  • 梅破萼:梅花已经绽放,花蕾的外壳被破开。
  •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 穿帘幕:指春风轻柔地吹透了窗帘。
  • 韶华:美好的年华,青春时光。
  • 胭脂:化妆品,这里指代女子的妆容。

典故解析:

  • 春光:春天的景象,常用来象征生命的复苏和美好的事物。
  • 人情薄: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淡薄,常用于表达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雷迅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作品常常反映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感情,善于用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苏幕遮 惜春》写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开头两句“柳含丝,梅破萼”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柳树的新芽和梅花的绽放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接下来的“春光依旧人非昨”则将自然与人事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事变化的无奈与惋惜。诗中通过“花前醉,月下乐”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欢乐,但紧接着却流露出对时间飞逝的忧虑,表现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两句“明朝雨暗胭脂落,莫怨春光,不管人消索”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强调了春光的短暂与人情的无常。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春天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含丝,梅破萼:描绘春天的景象,柳树的新芽和梅花的绽放,充满生机。
  2. 报道东风,一夜穿帘幕:东风带来春天的消息,轻柔地吹透窗帘,象征春天的温暖与亲近。
  3. 春光依旧人非昨:虽然春天的景色依然美丽,但人却已不是往日的样子,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忽讶春光,不是人情薄:突然感叹春光的美好,却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已经变得冷淡。
  5. 花前醉,月下乐:在花前饮酒,在月下欢笑,展现了春天的欢愉时刻。
  6. 只恐韶华,易去难留阁:惧怕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难以留住。
  7. 明朝雨暗胭脂落:明天的雨会打湿女子的妆容,暗示春天的美丽也会被现实侵蚀。
  8. 莫怨春光,不管人消索:不要怨恨春光的短暂,毕竟人事的变化是必然的。

修辞手法: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报道”的能力,增强了春天的生动感。
  • 对仗:如“花前醉,月下乐”,形成了和谐的音律。
  • 比喻:将春光与人情进行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冷暖交替的现实。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以及对人情冷暖、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机,代表春天的来临。
  • :象征坚韧与美丽,常在寒冬之后绽放。
  • 春光:春天的光芒,象征希望与生命力。
  • :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短暂的美好时光。
  • :象征宁静与思考,常用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面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 A. 柳含丝
    • B. 明朝雨暗
    • C. 不管人消索
  2. 诗中提到的“韶华”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年华
    • B. 春天的花
    • C. 人情的冷暖
  3. 诗人对春光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珍惜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清明》 杜牧
  • 《春夜喜雨》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达春天的气息,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兴衰与个人的失落,反映出更深层的历史感。
  • 《春夜喜雨》:通过描述春雨的来临,展现了生命的复苏,情感更加温柔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论集》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