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看送孝》

时间: 2025-01-11 17:54:12

有微言,深可说。

兔死孤悲,伤类声凄切。

人见人亡宁喜悦。

大限来时,莫也无分别。

愿回头,搜秘诀。

猛舍家缘,频把心猿歇。

修炼金丹收白雪。

九转功成,永永无生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看送孝
作者: 马钰 〔元代〕

有微言,深可说。兔死孤悲,伤类声凄切。人见人亡宁喜悦。大限来时,莫也无分别。愿回头,搜秘诀。猛舍家缘,频把心猿歇。修炼金丹收白雪。九转功成,永永无生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死和孤独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一些微妙的道理,暗示有很多深意值得探讨。兔子死时显得孤独悲伤,声音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死亡的伤感。人们在面对生死的离别时,是否真的会高兴呢?当生命的终点来临时,谁又能做到无差别地看待生死呢?我希望能够回头寻找一些秘传的道理,放下世俗的羁绊,静下心来,修炼心性。通过修炼金丹,我希望能获得长生不死的境界,实现最终的超脱。


注释:

  • 微言:指一些深刻而含蓄的话语。
  • 兔死孤悲:兔子死了,表现出的孤独与悲伤,暗喻生死离别的痛苦。
  • 伤类声凄切:指因离别而发出的哀伤之声。
  • 莫也无分别:在大限来临时,生死的区别变得模糊。
  • 搜秘诀:希望能找到某种深奥的道理或修行的法门。
  • 猛舍家缘:指果断地放弃家庭的牵挂。
  • 频把心猿歇:控制内心的纷扰与欲望。
  • 金丹:道教炼丹术,象征长生不死的追求。
  • 九转功成:指道教的修炼过程,最终达到成就。
  • 永永无生灭: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钰是元代著名的道教诗人,常以道教思想为主题,探索生死、修炼和超脱的哲学。他的诗风常常蕴含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生死的思考,试图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反映了道教文化对人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苏幕遮 看送孝》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诗中借用兔子的孤独与悲伤,引发人们对生死的深刻思考。诗人用"兔死孤悲"的画面,生动地表现了生离死别的痛苦,暗示着对生命的无常感慨。在人们面对死亡时,是否会因为他人的离去而感到欣慰?此处的反问让人深思,生死之间的界限在面对终极时刻时,似乎变得模糊。诗人在回头寻找“秘诀”的过程中,表现出对道理和真理的渴望。通过“猛舍家缘,频把心猿歇”,诗人强调了放下世俗羁绊的重要性,展现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求。最后,修炼金丹、九转功成的描写,更是道教修行思想的体现,追求永恒与超脱。

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上层层递进,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超越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哲学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微言,深可说:开头点出有深刻的道理值得探讨。
  2. 兔死孤悲,伤类声凄切:通过兔子的死亡表现悲伤,象征生死离别的痛苦。
  3. 人见人亡宁喜悦:质疑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
  4. 大限来时,莫也无分别:生死界限在最后时刻变得模糊。
  5. 愿回头,搜秘诀:渴望寻找生命的真相与智慧。
  6. 猛舍家缘,频把心猿歇:强调放下世俗的牵挂,寻求内心的宁静。
  7. 修炼金丹收白雪:象征修炼的追求与达成。
  8. 九转功成,永永无生灭:最终追求超越生死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兔子的死亡比喻为孤独及生离死别的悲伤。
  • 排比:多次使用“愿”、“猛”、“修炼”等词语,增强语气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死的思考与超越,探索人生的真义,渴望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悲伤,代表生死离别。
  • 心猿:象征内心的纷扰与欲望。
  • 金丹:道教的象征,代表寻求长生的修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兔死孤悲”是为了表达什么?

    • A. 对生命的无常感慨
    • B. 对兔子的同情
    • C. 对死亡的无所谓
  2.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内心的宁静?

    • A. 放弃家庭的牵挂
    • B. 追求名利
    • C. 多与人交往
  3. “九转功成”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事业成功
    • B. 道教修行的最终成就
    • C. 生活的顺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寄李白》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马钰 vs. 王维:两位诗人在对生死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鹿柴》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但更侧重于宁静与和谐的境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与诗歌》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