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

时间: 2025-01-11 17:48:59

篆烟销,灯焰灭。

帘捲西风,吹作漫天雪。

梦里云山千万叠。

便不相思,也化双飞蝶。

漏声残,谯楼歇。

一霎相逢,一霎轻离别。

悟到空空如水月。

纸帐梅花,依旧音尘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苏幕遮
作者: 赵我佩 〔清代〕

篆烟销,灯焰灭。帘捲西风,吹作漫天雪。梦里云山千万叠。便不相思,也化双飞蝶。漏声残,谯楼歇。一霎相逢,一霎轻离别。悟到空空如水月。纸帐梅花,依旧音尘绝。

白话文翻译:

烟雾散去,灯光熄灭。帘子被西风卷起,仿佛漫天飞雪。梦中云山重叠千千万万。即使不再思念,也化作双飞的蝴蝶。漏声渐弱,钟楼也静止了。短暂的重逢,短暂的离别。领悟到一切都是空无,像水中的月亮。纸帐中的梅花,依旧音信全无。

注释:

字词注释:

  • 篆烟:古代书法中一种字体的烟雾,指灯火中升起的烟。
  • 灯焰:指灯光的火焰。
  • 漫天雪:形容西风吹起的帘子好似漫天飞舞的雪花。
  • 漏声:指漏壶的滴水声,常用来形容时光流逝的声音。
  • 谯楼:古代的钟楼,常用于报时。
  • 空空如水月:比喻空荡荡的,像水中的月亮,虚无缥缈。

典故解析:

  • 双飞蝶:象征着自由与爱情的双双飞舞,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
  • 纸帐梅花:梅花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象征孤独与清雅,此处暗示与爱的隔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我佩,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风格细腻而含蓄。

创作背景: 《苏幕遮》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爱情的思索。

诗歌鉴赏:

《苏幕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黑暗中思念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惆怅的氛围。开篇的“篆烟销,灯焰灭”便营造出了一种昏暗的环境,随即引入了“帘捲西风”,描绘了外界的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诗人通过梦境中“云山千万叠”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情景的追忆与渴望,仿佛梦境比现实更为真实。接下来的“漏声残,谯楼歇”则体现出时间的无情,短暂的相逢与离别更是让人感到无奈与惆怅。

“悟到空空如水月”一句,深刻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虚幻。月影在水中荡漾,似乎在提醒人们对待情感与生活应有的淡然。最后,“纸帐梅花,依旧音尘绝”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情感的彻底绝望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极为细腻,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感叹,展现了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篆烟销,灯焰灭 - 营造出一种昏暗的氛围,象征着夜的来临。
  2. 帘捲西风,吹作漫天雪 - 西风卷起帘子,仿佛雪花飞舞,体现了外界的变化。
  3. 梦里云山千万叠 - 在梦中,山峦重叠,表达对美好过去的向往。
  4. 便不相思,也化双飞蝶 - 即使不再思念,仍然化作双飞的蝴蝶,象征自由的爱情。
  5. 漏声残,谯楼歇 - 时间的流逝在漏声中显现,钟楼静止,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6. 一霎相逢,一霎轻离别 - 短暂的相遇与离别,表现出人生的无常。
  7. 悟到空空如水月 - 领悟到一切都是空无,像水中的月亮,虚无缥缈。
  8. 纸帐梅花,依旧音尘绝 - 梅花象征孤独,表达对爱情的绝望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空空如水月”,将人生的虚无比作水中的月亮。
  • 拟人:如“漏声残”,赋予声音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灯焰灭”与“帘捲西风”,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叹,主题围绕着孤独、离别与思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篆烟:象征往事的烟雾缭绕,难以捉摸。
  • 双飞蝶:象征自由与爱情,暗示美好的追忆。
  • 水月:象征虚幻与无常,反映人生的空虚与无奈。
  • 梅花:代表孤独与清高,反映诗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篆烟销”的意思是: A. 烟雾散去
    B. 烟雾弥漫
    C. 烟雾浓重
    D. 烟雾缭绕

  2. “漏声残”中“漏声”指的是什么? A. 钟声
    B. 水滴声
    C. 风声
    D. 人声

  3.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友情
    B. 爱情与离别
    C. 自然风景
    D. 生活琐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 温庭筠的《杨柳枝》:描绘了爱情的忧伤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对比,前者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更为细腻地探讨了爱情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楚。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华诗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