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秋兴八首八月初十日,小舟夜渡,惜别而作 其七》

时间: 2025-04-28 17:37:25

此行期奏济河功,架海梯山抵掌中。

自许挥戈回晚日,相将把酒贺春风。

墙头梅蕊疏窗白,瓮面葡萄玉盏红。

一割忍忘归隐约,少阳原是钓鱼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此行期奏济河功,
架海梯山抵掌中。
自许挥戈回晚日,
相将把酒贺春风。
墙头梅蕊疏窗白,
瓮面葡萄玉盏红。
一割忍忘归隐约,
少阳原是钓鱼翁。

白话文翻译:

此行我希望能在济河上奏效,
在海上架起梯子,直抵高山之巅。
我自许能挥戈回归晚霞,
与友把酒庆祝春风的到来。
墙头的梅花蕊轻盈,
瓮中的葡萄在玉盏中显得红润。
一旦割舍,怎能忘却那隐约的归处,
少阳本是个钓鱼的老人。

注释:

  • 济河:指的是一条河流,可能象征着某种事业的成功。
  • 挥戈:指的是战斗的动作,这里暗含回归的愿望。
  • 晚日:象征着生命的晚期或人生的归宿。
  • 把酒贺春风:指的是与友人一起庆祝春天的到来,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梅蕊葡萄:自然的景象,代表着生活的美好与丰盈。
  • 隐约:指的是模糊的、难以忘却的情感或记忆。
  • 少阳:可能是指一个隐士,代表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谦益,明代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字宗昱,号逸少,晚号“青冥子”。他以其诗词的清新、典雅著称,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个八月初十的夜晚,诗人乘小舟渡河,感怀于即将离别的情感中。他在诗中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显示出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此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体裁,语言凝练而富有韵味。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宏伟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事业的追求与理想的向往。通过“济河”、“架海梯山”,诗人展示了自己立志达到高峰的决心。而后两句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是与友人共饮、庆祝春风的美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中提到的“梅蕊”和“葡萄”分别象征着清雅与丰盈,代表着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享受。而最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事业的成功,另一方面又留恋于那种隐逸的生活状态。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此行期奏济河功:表达诗人希望通过这次旅程取得事业的成功。
    • 架海梯山抵掌中:形象地描绘出挑战困难、追求目标的决心。
    • 自许挥戈回晚日:暗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归宿的向往。
    • 相将把酒贺春风: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墙头梅蕊疏窗白:通过自然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雅的氛围。
    • 瓮面葡萄玉盏红:展示了生活的富足与美好。
    • 一割忍忘归隐约:表现出对归隐生活的留恋。
    • 少阳原是钓鱼翁:蕴含着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认同。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墙头梅蕊疏窗白”、“瓮面葡萄玉盏红”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意象更为生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事业与隐逸的矛盾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

意象分析:

  • 梅蕊:象征清雅与高洁,代表着诗人内心的追求。
  • 葡萄:象征丰盈与富饶,寓意着生活的美好。
  • 钓鱼翁:象征隐逸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钱谦益
    D) 白居易

  2. “墙头梅蕊疏窗白”中“梅蕊”的象征意义是: A) 生命的脆弱
    B) 清雅与高洁
    C) 友情的深厚
    D) 事业的成功

  3. 诗中提到的“少阳”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钓鱼者
    C) 太阳升起的方向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1. C,2. B,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钱谦益的《后秋兴八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风格上,钱谦益的语言更加细腻,而王维则更为简洁明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钱谦益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全书》
  • 《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