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1-24 11:35:15

性懒逢春睡转昏,晓莺多在梦中闻。

故人锦字凭谁寄,学士银鱼每自焚。

布谷雨晴宜种药,葡蒲水暖欲生芹。

相思未信蓬山远,只隔江东一片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性懒逢春睡转昏,
晓莺多在梦中闻。
故人锦字凭谁寄,
学士银鱼每自焚。
布谷雨晴宜种药,
葡蒲水暖欲生芹。
相思未信蓬山远,
只隔江东一片云。

白话文翻译:

我性格懒惰,春天总是沉沉入睡,
清晨的黄莺多是在梦中听到的。
老朋友的绣字信件要寄给谁呢?
那位学士的银鱼总是自己烧毁。
布谷鸟在雨后天气晴朗时适合种药,
水温适宜,蒲草也想生长芹菜。
相思之情不相信蓬山(远方的山)真的那么遥远,
其实只隔着江东的一片云彩。

注释:

  • 性懒:性格懒惰。
  • 晓莺:清晨的黄莺,寓意春天的到来。
  • 锦字:指用丝绸写成的信,形容信件的华丽。
  • 银鱼:学士所用的文房四宝之一,指纸或书信。
  • 布谷:布谷鸟,鸣叫声如“布谷”,常用来代表春天。
  • 蓬山:指远方的山,借指远方的思念。
  • 江东:长江的东岸,具体地名,象征距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乡村生活、自然景色以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诗人因病卧床,借此表达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春天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懒散和对亲友的挂念,反映了他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春日的懒散与对好友的思念。开头两句“性懒逢春睡转昏,晓莺多在梦中闻”,表现了诗人因病而昏睡的状态,同时通过“晓莺”的意象引入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轻松、慵懒的氛围。接下来三句写到对故人的思念,“故人锦字凭谁寄”表达了对老友的牵挂,信件的华美与寄送的无奈形成对比,显得格外动人。最后两句则转向对自然的描绘和对相思的感慨,尤其是“只隔江东一片云”,富有诗意,表达了虽然身处相隔的距离,但心灵的相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性懒逢春睡转昏:开头直接表明了诗人因性格懒惰而在春天里懒散入睡。
  2. 晓莺多在梦中闻:清晨的黄莺鸣叫声,仿佛在梦中听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
  3. 故人锦字凭谁寄:对老朋友的思念,寄信的无奈。
  4. 学士银鱼每自焚:学士的信纸常常被烧毁,反映了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
  5. 布谷雨晴宜种药:描绘春雨后适合种药的情景,表现自然的时序。
  6. 葡蒲水暖欲生芹:水温适宜,植物生长的描写,展现生机勃勃的春天。
  7. 相思未信蓬山远:思念之情不相信远方的山真的遥远。
  8. 只隔江东一片云:强调了心灵的距离并不遥远,极富诗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性懒逢春”“晓莺多在梦中闻”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如“布谷”“葡蒲”赋予生命,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对故友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慵懒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命、希望与新生。
  • 晓莺:春天的使者,传递着温暖与生机。
  • 故人:代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寄托。
  • :象征着距离与思念,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因何原因在春天懒散入睡?

    • A. 疲惫
    • B. 性懒
    • C. 生病
  2. “故人锦字凭谁寄”中“锦字”指的是什么?

    • A. 银子
    • B. 华丽的信件
    • C. 诗歌
  3. 诗中提到的“布谷”是指?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鸟
    • C. 一种药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与《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前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是对友情的寄托和对生活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浓厚的思乡情怀,但前者更加直接,后者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