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波》

时间: 2025-01-24 11:34:54

入苑绿泱泱,縠纹融暖光。

东风吹白浪,照见赤龙堂。

龙堂负贝阙,阴火春波热。

鲛人卖髯绡,夜夜唱明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沧浪波
作者: 杨基 〔明代〕

入苑绿泱泱,
縠纹融暖光。
东风吹白浪,
照见赤龙堂。
龙堂负贝阙,
阴火春波热。
鲛人卖髯绡,
夜夜唱明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园林景象。园中绿意盎然,水波荡漾,仿佛春光融入了水面。东风吹起白色的浪花,照亮了赤龙堂的影子。龙堂上装饰着贝壳的阁楼,阴暗的火焰与春水交融,显得热烈而生动。鲛人(传说中的海中人)在此贩卖丝绸,每晚都在月光下唱歌,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思。

注释:

  • 苑: 指园林,通常用于古代皇家园林。
  • 泱泱: 形容水面宽广的样子。
  • 縠纹: 指水波的纹理,像丝绸一样细腻。
  • 赤龙堂: 可能是指一种宫殿或楼阁,象征权力与威严。
  • 阴火: 指隐藏在水下的热量,暗喻春天的温暖。
  • 鲛人: 传说中的一种海中生物,常被描绘为人鱼,象征神秘与美丽。

典故解析:

  • 鲛人: 在古代文学中,鲛人常常与水相关联,代表着超脱尘世的美好与自由,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哲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约1480-约1550),明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间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为逃避现实生活的压力,更多地寄情于山水与自然,描写人间美好与内心的宁静。

诗歌鉴赏:

《沧浪波》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入苑绿泱泱”,便让人感受到浓厚的绿意,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春天的气息。诗中的“东风吹白浪”则通过动感的描写,展示了春风的温暖和水波的灵动,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引入了“赤龙堂”和“鲛人”,立刻让整个意境上升到一个神话般的层次。赤龙堂的存在,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似乎在暗示着更高的理想与追求。而鲛人的出现,则引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仿佛在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保留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与欣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入苑绿泱泱”:描绘进入园林,看到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
    • “縠纹融暖光”:水面波纹在阳光下闪烁,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 “东风吹白浪”:春风吹起水面,形成白色的浪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 “照见赤龙堂”:波光映照出赤龙堂的影子,融合了自然与人文。
    • “龙堂负贝阙”:龙堂上有装饰精美的贝壳,显示出奢华与神秘。
    • “阴火春波热”:春天的温暖与水波交织,表现出生机盎然的意境。
    • “鲛人卖髯绡”:鲛人贩卖丝绸,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神秘。
    • “夜夜唱明月”:每晚在月光下歌唱,传递出一种悠远的情愫。
  • 修辞手法:

    • 比喻: “绿泱泱”与“白浪”使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特征。
    • 拟人: “鲛人卖髯绡”赋予鲛人以人的特征,增加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 诗句间的对仗工整,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有了和谐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和自然的热爱,借助美丽的园林和神秘的鲛人,传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崇敬。

意象分析:

  • 园林: 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春水: 代表着温暖与生机,象征着希望与更新。
  • 鲛人: 传递着神秘与优雅,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月亮: 象征着宁静与思念,传递出一种浪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入苑绿泱泱”表达的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炎热

  2. “鲛人”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劳作的人
    B. 神秘与美好
    C. 战争与冲突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生活的失望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C. 对城市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杨基的《沧浪波》在描绘春天时,前者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而后者则展现了自然的轻盈与美好,传递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