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二首 其二
月色冷如霜,簟影清如水。
几阵西风到碧纱,今夜知难睡。
检点七条弦,弦绝难重理。
莫看春衫旧酒痕,中有相思泪。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月光如霜般冷清,竹席上的影子清晰如水。
几阵西风吹来,轻拂着碧纱窗帘,今夜我知道很难入睡。
我细细检查那七根琴弦,琴弦已经断了,难以重新调整。
不要只看那春天的衣衫上旧酒的痕迹,里面藏着的是相思的泪水。
注释:
- 月色冷如霜:形容月光清冷,似霜一样。
- 簟影清如水:竹席的影子清晰如水波般透明。
- 几阵西风:几阵西风轻轻吹来,带来凉意。
- 碧纱:指碧色的纱帘。
- 检点七条弦:细心检查七根琴弦。
- 弦绝难重理:琴弦已经断了,难以重新调理。
- 春衫旧酒痕:春天的衣衫上有旧的酒渍。
- 相思泪:表达思念之情所流下的泪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承谦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词风格清新细腻,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兼具一定的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历史时期。诗人在孤独的夜晚,通过对月光的描绘与琴弦的比喻,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爱情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二首 其二》通过对月色、竹席影子和西风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特别是“检点七条弦,弦绝难重理”一句,象征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琴弦的断裂恰恰表现了爱情的破碎与无法挽回的失落。在最后一句“莫看春衫旧酒痕,中有相思泪”中,诗人以春衫的旧酒痕作为爱情的隐喻,传达了即使外表看似平静,内心却充满了对爱人深深的思念与忧伤。整首诗虽言简意赅,却情感深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色冷如霜: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 簟影清如水: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清澈与孤独。
- 几阵西风到碧纱:西风的轻拂带来一丝凉意,增添了对夜的无奈感。
- 今夜知难睡:直接表达了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情绪。
- 检点七条弦: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
- 弦绝难重理:暗示了无法恢复的爱情。
- 莫看春衫旧酒痕:用春衫的酒痕比喻往日的情感痕迹。
- 中有相思泪:突出思念的痛苦与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色比作霜,以增强清冷感。
- 对仗:如“冷如霜”、“清如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琴弦的断裂象征着爱情的破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思念之苦,揭示了爱情中的孤独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色:象征孤独与清冷。
- 簟影:代表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 西风: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琴弦:象征爱情的脆弱与不可逆。
- 春衫旧酒痕:隐喻爱情的痕迹与往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月色冷如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寂静
- C. 热情
- D. 忧伤
-
“检点七条弦,弦绝难重理”中的“弦”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快乐
- B. 失去的爱情
- C. 生活的压力
- D. 自然的声音
-
诗中提到的“相思泪”反映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 A. 高兴
- B. 愤怒
- C. 思念
- D. 无聊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思念与孤独,使用的意象如月光、梦境,与《卜算子二首 其二》有共同之处。
- 纳兰性德《木兰花》:在情感表达上也有相似之处,描绘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反映出清代文人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