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画菊》

时间: 2025-04-29 03:14:49

松下短篱边,开谢都无主。

画出凌霜一点心,不怕风和雨。

著意染生绡,秋影深深处。

试问罗含宅里花,还似当年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下短篱边,开谢都无主。
画出凌霜一点心,不怕风和雨。
著意染生绡,秋影深深处。
试问罗含宅里花,还似当年否。

白话文翻译:

在松树下的短篱笆边,菊花的开谢没有人来主持。
我画出那凌霜的菊花,表达出我不怕风雨的心情。
我特意用染料给它上色,秋天的影子在深处浮现。
我想问问罗含,你家里的花,还和往年一样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松下:松树下。
  • 短篱:短小的篱笆,指的是围绕花园的篱笆。
  • 画出:描绘出。
  • 凌霜:指菊花在霜降时节仍然盛开的状态,象征坚韧。
  • 著意:特意、用心。
  • 染生绡:给生绡(一种轻薄的纱布)上色。
  • 罗含:人名,可能指作者的朋友或知己。

典故解析:

  •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与坚韧,常与隐士和高洁之士相关联。
  • 罗含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与诗人有交情的文人,暗示着对往昔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淑慧,清代女诗人,生于江南,才华横溢,尤其擅长咏花咏物。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脱俗,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的时节。诗人在感慨菊花的坚韧与自身的情感,表达了一种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朋友的关心,反映了她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 画菊》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起初,诗人通过“松下短篱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短篱笆边的菊花在经历开谢之后,未必有主人来照看,这种孤独感恰恰映衬出菊花的坚韧与高雅。接着“画出凌霜一点心,不怕风和雨”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欣赏与敬佩,菊花凌霜而立,象征了诗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和坚韧的品格。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著意染生绡”的意象,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一句“试问罗含宅里花,还似当年否”,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友谊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仿佛在问朋友的生活是否依然如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下短篱边:描绘了一个静谧的环境,短篱笆和松树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2. 开谢都无主:菊花的开谢无人照料,暗示孤独与无奈。
  3. 画出凌霜一点心:表达诗人对菊花的情感,凌霜的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4. 不怕风和雨:表现出诗人坚强的意志。
  5. 著意染生绡:表明诗人用心去描绘生活中的美好。
  6. 秋影深深处:秋天的影子象征着时光流逝,暗示着深刻的情感。
  7. 试问罗含宅里花:转向朋友,表达对彼此生活的关心。
  8. 还似当年否:询问过去的美好是否依然存在,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菊花比作坚韧的品格,表达诗人对其的深厚情感。
  • 拟人:赋予菊花以情感,增强了作品的情感深度。
  • 对仗:前后句式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菊花的坚韧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人的关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友谊的珍惜,展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
  • 松树:象征长青与不屈。
  • 秋影:象征岁月流逝和沉淀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许淑慧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罗含”指的是?

    • A. 一种花
    • B. 诗人的朋友
    • C. 一个地方
  3. 诗中菊花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坚韧
    • C. 富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了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现自然之美与内心感受,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描绘和哲理思考。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与枯萎,展现人事的无常,与许淑慧的菊花坚韧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对于清代诗人的作品有详细收录和分析。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提供古诗词的详细解读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