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时间: 2025-01-27 04:01:31

眉萼月弯环,心絮云撩乱。

误了前期又后期,筝柱参差雁。

梅落子犹酸,莲拗丝难断。

不是狂香入梦悭,夜夜秋心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眉萼月弯环,心絮云撩乱。
误了前期又后期,筝柱参差雁。
梅落子犹酸,莲拗丝难断。
不是狂香入梦悭,夜夜秋心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月亮如弯弓般悬挂,心中感情如云般复杂而难以理清。错过了之前的美好时光,又错过了后来的一切,仿佛筝的柱子上停留着不整齐的雁影。梅花已经凋落,果子依然带着酸味,莲花也因缠绕而难以分开。并不是那疯狂的香气侵入梦中,让我感到遗憾,而是夜夜秋天的心情变得懒散。

注释:

  • 眉萼:指的是眉毛和花萼,形容女子的容貌。
  • 云撩乱:形容心情的纷乱,像云一样难以理清。
  • 筝柱:古琴的柱子,这里用来比喻相思的对象。
  • 梅落子:梅花凋谢后果实仍然酸涩,暗指失去的美好。
  • 莲拗丝:莲花的纤维难以分开,象征着感情的纠葛。
  • 狂香:指的是强烈的香气,强调梦中的幻觉。

典故解析:

“梅落子犹酸”中的梅字和莲字,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凋零和恋情的缠绵,体现了自然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郭则沄(约1660-1730),字梦阮,号青松,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郭则沄的晚年,正值情感纠葛与人生思考的阶段,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和爱情失落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卜算子》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词作,描绘了诗人在月夜中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眉萼月弯环”便让人感受到一丝凄美,月亮的弯曲与心情的复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这幅景象中,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混乱与失落。诗中的“误了前期又后期”一语道出了人生的无常与错失,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中间的“筝柱参差雁”,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是对情感的隐喻,雁在这里象征着远方的思念。随着“梅落子犹酸,莲拗丝难断”的描写,诗人将情感的酸楚与纠结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一句“夜夜秋心懒”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推向高潮,秋天的萧瑟与内心的懒散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眉萼月弯环”:描绘女子美貌与月亮的形状,引出情感的主题。
    • “心絮云撩乱”:表达内心的纷扰与复杂,暗含思念之苦。
    • “误了前期又后期”:讲述人生中的错失与遗憾,时间的流逝加重了失落感。
    • “筝柱参差雁”:用雁的形象比喻情感的参差与不齐,体现思念的深切。
    • “梅落子犹酸”:梅花的凋落暗示着爱情的消逝,果实的酸涩反映了内心的苦闷。
    • “莲拗丝难断”:莲花的缠绕象征着感情的纠结,难以释怀。
    • “不是狂香入梦悭”:梦中的香气并非真实的快乐,而是梦境带来的失落。
    • “夜夜秋心懒”:秋天的夜晚让人感到心情的懒散与无力,增添了孤独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心絮云撩乱”,形象表现内心的复杂情绪。
    • 对仗:如“梅落子犹酸,莲拗丝难断”,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月夜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情感失落的感慨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展现了孤独与思念的交织。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着孤独与思念,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 梅花与莲花:分别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失落,体现自然与情感的交融。
  • :象征着远方的思念与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眉萼月弯环”中“眉萼”指的是: A. 眉毛和花萼
    B. 眉毛和柳枝
    C. 眉毛和月亮

  2. “梅落子犹酸”中“子”指的是: A. 鸟儿
    B. 梅花的果实
    C. 梅花的瓣

  3. 诗中提到的“筝柱参差雁”意在表达: A. 雁群的整齐
    B. 情感的参差不齐
    C. 筝的音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郭则沄在情感表达上均以细腻著称,但李清照的描写更加直白,而郭则沄则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意境更为含蓄。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郭则沄研究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