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萃清阁》
时间: 2025-02-04 15:26: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
轩盈架碧崖,钟磬响虚谷。
好鸟献晴语,幽兰吐寒馥。
少焉耻奔竞,老矣厌羁束。
游宦非养高,勇归乃知足。
啸里藏至音,琴中隐真曲。
注目久无言,呼童取醴醁。
白话文翻译:
南柯一梦醒来,没等黄粱熟成。
我脱去官印和绶带,矫正身形回到山林。
轻快的琴声环绕在险峻的台阶,
旗影映照着飞流的瀑布。
我依靠在岩峰上,菊花艳丽地穿过篱笆。
佛宫古刹藏着美景,释迦牟尼出迎我时显得庄重。
轩窗盈满碧色的山崖,钟声和磬声响彻虚空的山谷。
美丽的鸟儿献上晴朗的歌声,幽兰吐出清冷的芳香。
稍停片刻,我对奔波感到羞耻,老了更厌倦束缚。
游宦并非养生之道,勇敢归来才知满足。
在啸声中藏有至高的音律,琴中隐含着真实的曲调。
我凝视许久无言,呼唤小童来取美酒。
注释:
- 南柯一梦:比喻虚幻的梦境,出自《庄子·大宗师》。
- 黄粱熟:指梦中的美好,寓意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出自《太公望传》。
- 印绶:官印和绶带,象征官位和权力。
- 珂声:古琴声。
- 佛宫:指佛教寺庙。
- 释子:指释迦牟尼,佛教的创始人。
- 醴醁: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处励,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对官宦生活的思考与反思,表现了他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倦。诗中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失望与归隐的向往。开篇以“南柯一梦”引入,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梦幻的境界,暗示人生如梦。接着,诗人以脱去官印、回归自然的姿态,展现了对世俗权力的蔑视与对自然自由的渴望。通过“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恬静而生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诗中“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一联,进一步引入佛教的元素,强调内心的安宁与精神的归宿。后面几句描绘了大自然的和谐美景,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满足感与对尘世纷争的厌倦。最后一句“呼童取醴醁”,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宁静的环境中享受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其精妙,既有自然的景致,也有内心的感受,形成了优雅而深邃的艺术效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引用梦境的意象,表达对于虚幻生活的觉醒。
-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象征着对官场生活的摆脱,返回自然的渴望。
-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描绘了自然的美丽,琴声与山水的和谐。
-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依靠岩石,欣赏盛开的菊花。
- 佛宫古藏胜,释子出迎肃:引入宗教元素,表达了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 轩盈架碧崖,钟磬响虚谷:展示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钟声回荡在山谷中。
- 好鸟献晴语,幽兰吐寒馥:描绘鸟鸣和兰花的香气,增添了自然的生动感。
- 少焉耻奔竞,老矣厌羁束:表达对浮华生活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游宦非养高,勇归乃知足:强调真正的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归属,而非世俗名利。
- 啸里藏至音,琴中隐真曲:意指在宁静中领悟音律的真谛,表现出深刻的哲理。
- 注目久无言,呼童取醴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童子带来美酒,象征着宁静而充实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一场梦,揭示人生的虚幻。
- 对仗:如“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鸟儿献上晴语,兰花吐出寒馥,赋予自然以生命与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归隐自然的向往。诗人通过梦与现实的对比,表达出对安宁与自由的追求,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梦:象征虚幻与不真实,反映内心的迷惘。
- 自然:山水、花鸟等意象,代表归隐生活的理想。
- 佛教:引入佛教元素,象征精神的追求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处励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南柯一梦”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对人生的感慨
- B. 对梦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向往
-
诗中提到的“释子”指的是哪个宗教人物?
- A. 道家
- B. 佛教
- C. 儒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对比李处励的归隐思想与王维的山水诗意,前者更侧重对世俗的反思,后者则是对自然的直接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李处励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
- 《李处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