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竹枝词 其七》

时间: 2025-01-11 08:13:08

处处笙歌彻夜喧,香车宝马烂盈门。

河灯万点飞星斗,应改中元作上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处处笙歌彻夜喧,
香车宝马烂盈门。
河灯万点飞星斗,
应改中元作上元。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是笙歌乐曲,彻夜喧闹,
香车宝马满门而至。
河上的灯火如同万点星斗,
这时应该把中元节改成上元节庆祝。

注释:

  • 笙歌:笙是一种乐器,此处指音乐和歌声。
  • 香车宝马:形容华美的车马,象征富贵。
  • 河灯:指在河上放的灯,常用于节日庆典。
  •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民间称为“鬼节”,祭祀祖先。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庆祝团圆和丰收的节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廷选,清代诗人,字时中,号天南,擅长诗歌创作,作品多描写人情世态,风俗民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的中元节,正值盛夏,民间对节日的庆祝气氛浓厚。作者通过描绘热闹的场景,表达对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盂兰竹枝词 其七》是一首描写节庆喧闹场景的诗作,透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诗的开头以“处处笙歌彻夜喧”描写了节日的氛围,笙歌声声、热闹非凡,仿佛让人沉浸在欢庆的海洋中。接着“香车宝马烂盈门”描绘了富贵人家的庆典场景,奢华的车马满门而至,展现出一种热闹与繁荣。

而后两句“河灯万点飞星斗”,通过比喻将河上的灯火比作星星,营造出一种梦幻的美感,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最后一句“应改中元作上元”则是诗人的情感升华,表达了对中元节的热爱与对上元节的向往,展现了人们在节日中对生活的热情和美好的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愉,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处处笙歌彻夜喧”:描绘了四处飘荡的音乐声,表明了节日的热闹氛围。
    • “香车宝马烂盈门”:通过豪华的车马,表现出人们的富贵与喜庆。
    • “河灯万点飞星斗”:用灯火比作星斗,营造出夜晚的梦幻效果,增强了节日的氛围。
    • “应改中元作上元”:表达了对节日的美好期待,反映出人们对团圆和欢乐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上的灯火比作星斗,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香车宝马”和“河灯万点”,形成对称之美,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热闹的节庆场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节日的喜悦,以及对美好团圆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笙歌:象征热闹的氛围,代表着欢庆。
  • 香车宝马:象征富贵与繁华,展示社会的盛况。
  • 河灯:代表着节日的祝福与祈愿,传递出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车宝马”代表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忧愁

  2. “河灯万点飞星斗”的意思是什么? a) 河灯很少
    b) 河灯如同星星般闪烁
    c) 河灯明亮

  3. 诗中提到的“中元”和“上元”分别是什么节日? a) 中元:春节;上元:元宵节
    b) 中元:鬼节;上元:元宵节
    c) 中元:端午节;上元:重阳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元宵夜》:同样描绘节日氛围的诗作。
  • 《水调歌头》:描写月圆人团圆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彭廷选的《盂兰竹枝词 其七》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者通过热闹的节日场景,后者则通过思乡的情感,体现了不同的文化意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彭廷选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节日文化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