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司徒胡公蒙恩予告诗以寄情》

时间: 2025-01-27 03:19:03

无辨存臣节,扳留见帝仁。

从它贝锦客,不是茧丝臣。

北极丹心苦,函关紫气真。

泪枯缘国士,心死作山人。

欲识加餐意,他年致主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辨存臣节,扳留见帝仁。
从它贝锦客,不是茧丝臣。
北极丹心苦,函关紫气真。
泪枯缘国士,心死作山人。
欲识加餐意,他年致主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恩德的深切感慨。诗人感叹自己没有辨别出忠臣的节操,只能盼望能得到皇帝的仁爱;与那些外来的富贵客人相比,自己并不是依附于权贵的臣子。即使心中充满了忠诚与苦楚,在国门之外也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泪水已枯竭,因而心如死灰,成了隐士一般的人。若想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恩赐,恐怕要等到来年才能向皇帝呈上请求。

注释

  • 无辨:无法辨认。
  • 存臣节:保持作为臣子的节操。
  • 扳留:希望能留住。
  • 贝锦客:比喻富贵的外来客。
  • 茧丝臣:依附于权贵的人。
  • 北极丹心:指北极星,象征忠心。
  • 函关:指国门。
  • 泪枯:眼泪已流干。
  • 国士:有才德的人,忠于国家。
  • 心死:心情麻木,失去希望。
  • 致主身:向皇帝请求恩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在诗词、戏剧等方面的成就而被后人铭记。他的诗风清新,常用典故,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士人失意之时,诗人通过对忠臣节操的思考,抒发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表现忠诚与失落的情感上,展现了王世贞深厚的文学功底及其对现实的敏锐观察。开篇便以“无辨存臣节”抒发自己对忠诚的思考,接着用“扳留见帝仁”表达了对皇帝仁爱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无奈与期待的复杂情感。诗中提到的“贝锦客”与“茧丝臣”,通过对比,揭示了诗人对那些依附于权贵之人的不屑与失望。

“北极丹心苦,函关紫气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忠诚与对国家的忧虑,诗人用“紫气”象征美好的未来与希望,然而“泪枯缘国士”的沉重感则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与失落。最后的“欲识加餐意,他年致主身”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力感,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了一个忠臣在国家动荡背景下的无奈与坚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辨存臣节:诗人感慨自己未能识别忠臣的节操。
  2. 扳留见帝仁:希望能够留下来,见到皇帝的仁爱。
  3. 从它贝锦客:与那些富贵的外来客相比,自己并不是庸庸之辈。
  4. 不是茧丝臣:强调自己不愿意依附于权贵。
  5. 北极丹心苦:心中忠诚如北极星般坚定,却充满苦楚。
  6. 函关紫气真:在国门外,内心的希望似乎遥不可及。
  7. 泪枯缘国士:因对国家的忧虑而泪水已流干。
  8. 心死作山人:心情麻木,变得像隐士一样。
  9. 欲识加餐意:如果想知道自己的未来期望。
  10. 他年致主身:也许要等到来年才能向皇帝请求。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北极丹心”与“函关紫气”的对比,营造出忠诚与希望的强烈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在于表达对忠诚与恩德的感慨,以及在国家动荡中士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极:象征忠诚。
  • 紫气:象征美好的未来与希望。
  • :象征悲伤与失落。
  • 山人:象征隐士,内心的麻木与隐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贝锦客”指的是: A. 外来的富贵客人
    B. 忠臣
    C. 隐士
    D. 诗人自己

  2. “北极丹心”象征: A. 美好未来
    B. 忠诚
    C. 悲伤
    D. 隐退

  3. 诗人最后一句表达的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国家的失望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与王世贞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然而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与乐观的态度,而王世贞则充满了对忠诚与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精选》
  • 《王世贞诗文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