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时间: 2025-02-04 15:27:14

欲行还住,似乌衣、旧燕已无家。

过眼风流人物,尘劫幻虫沙。

底事相争鹬蚌,问茫茫、天意一长嗟。

向燕台酹酒,新亭洒泪,风雨吊黄花。

回忆当年全盛,更何堪、镜里梦繁华。

旧时凄凉谁诉,肠断又天涯。

叹息皇都冠冕,只空余、山色蓟门斜。

忍伤心重看,云中城阙噪栖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浦
欲行还住,似乌衣旧燕已无家。
过眼风流人物,尘劫幻虫沙。
底事相争鹬蚌,问茫茫天意一长嗟。
向燕台酹酒,新亭洒泪,风雨吊黄花。
回忆当年全盛,更何堪镜里梦繁华。
旧时凄凉谁诉,肠断又天涯。
叹息皇都冠冕,只空余山色蓟门斜。
忍伤心重看,云中城阙噪栖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叹。诗人想要离去却又停下脚步,像那曾经栖息在乌衣巷的燕子如今已无家可归。眼前的风流人物如过眼云烟,世事如同沙尘,转瞬即逝。为何鹬和蚌要争斗呢?我不禁对苍茫的天意长叹。曾在燕台举杯酹酒,在新亭洒泪,风雨中悼念那黄花。回想当年全盛之时,镜中映出的繁华更是令人心痛。往日的凄凉又有谁来诉说,心肠断裂又在天涯。叹息皇都的华丽,只剩下斜阳下的山色。忍不住伤心再次回望,云中城阙传来栖鸦的噪声。

注释:

  • 乌衣:指乌衣巷,古代名士聚集之地。
  • 风流人物:指那些才华横溢、名声显赫的人。
  • 鹬蚌相争:典出《战国策》,比喻两者争斗,第三者从中得利。
  • 燕台:指古代饮酒作乐之地。
  • 新亭:指新修建的亭子,常用于聚会饮酒。
  • 黄花:指菊花,常用来象征哀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驹(1897-1968),字子兴,原籍江苏,近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古文字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而富有哲理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人生的某个阶段,可能正值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反思。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个人生活的起伏让他对昔日繁华产生了感慨。

诗歌鉴赏:

《南浦》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怀的诗。诗人通过对乌衣巷燕子的描写,引入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开篇的“欲行还住”体现了对离开的渴望与对现状的不甘,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挣扎。接着,诗人借“过眼风流人物”道出人生的无常与虚幻,世间的风光不过是瞬息万变的尘埃。

诗中“鹬蚌相争”则引申出对人事纷争的无奈,随之而来的“向燕台酹酒”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欢乐时光的追忆与怀念。整首诗通过对旧时繁华的回望,逐渐转向对现实的失落感,尤其是“肠断又天涯”一句,更是把离愁别绪推向顶点,令人心碎。

最后,诗人用“云中城阙噪栖鸦”收尾,带有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与对过往的追忆。整首诗深刻反映了个体在时光流转中对繁华与凋零的感悟,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欲行还住:表达了诗人想要离去但又留恋的复杂心情。
  2. 似乌衣旧燕已无家:乌衣巷的燕子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如今的失落。
  3. 过眼风流人物:感叹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人物,如今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4. 尘劫幻虫沙:比喻世事无常,尘世的磨难如同沙子般细小而琐碎。
  5. 底事相争鹬蚌:反问为何要争斗,暗示人间纷争的无意义。
  6. 问茫茫天意一长嗟:对命运的无奈与叹息。
  7. 向燕台酹酒:回忆曾经的欢聚时光。
  8. 新亭洒泪: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哀伤。
  9. 风雨吊黄花: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忧虑与哀思。
  10. 回忆当年全盛:对往昔辉煌的追忆。
  11. 更何堪镜里梦繁华:镜中映出的繁华,反衬出现实的凄凉。
  12. 旧时凄凉谁诉:唤起对往昔的悲伤感叹。
  13. 肠断又天涯:表达离愁别绪,情感深切。
  14. 叹息皇都冠冕:对繁华的叹息与无奈。
  15. 只空余山色蓟门斜:只剩下山水的余景,空余情感。
  16. 忍伤心重看:忍不住再次回首,心中伤感。
  17. 云中城阙噪栖鸦:描绘孤独的城市景象,传达无奈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尘劫幻虫沙”形象化世事无常。
  • 对仗:如“向燕台酹酒,新亭洒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提到回忆与失落,突显情感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失落的感叹,通过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个体在时光流逝中的无奈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衣:象征着昔日繁华的失落。
  • 燕子:代表了离去与归来的矛盾。
  • 黄花:代表哀伤与怀念。
  • 云中城阙:象征着孤独与对往昔的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乌衣”代表什么? a) 繁华
    b) 失落
    c) 回忆
    d) 争斗

  2. “鹬蚌相争”主要反映了什么? a) 人事纷争的无奈
    b) 大自然的规律
    c) 对往昔的追忆
    d) 普通人的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新亭”象征什么意思? a) 欢乐的聚会
    b) 失落的过去
    c) 自然的美好
    d) 繁华的生活

答案

  1. a) 繁华
  2. a) 人事纷争的无奈
  3. a) 欢乐的聚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感慨与对现实的无奈。
  • 《离骚》(屈原):在个人情感与历史的交融中,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与《南浦》: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但杜甫更多是表现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悲苦,而张伯驹则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张伯驹诗词选集》
  • 《古典诗词与现代解读》

相关诗句

欲行还住,似乌衣、旧燕已无家。下一句是什么

过眼风流人物,尘劫幻虫沙。上一句是什么

过眼风流人物,尘劫幻虫沙。下一句是什么

底事相争鹬蚌,问茫茫、天意一长嗟。上一句是什么

底事相争鹬蚌,问茫茫、天意一长嗟。下一句是什么

向燕台酹酒,新亭洒泪,风雨吊黄花。上一句是什么

向燕台酹酒,新亭洒泪,风雨吊黄花。下一句是什么

回忆当年全盛,更何堪、镜里梦繁华。上一句是什么

回忆当年全盛,更何堪、镜里梦繁华。下一句是什么

旧时凄凉谁诉,肠断又天涯。上一句是什么

旧时凄凉谁诉,肠断又天涯。下一句是什么

叹息皇都冠冕,只空余、山色蓟门斜。上一句是什么

叹息皇都冠冕,只空余、山色蓟门斜。下一句是什么

忍伤心重看,云中城阙噪栖鸦。上一句是什么

欲行还住,下一句是什么

似乌衣、旧燕已无家。上一句是什么

似乌衣、旧燕已无家。下一句是什么

过眼风流人物,上一句是什么

过眼风流人物,下一句是什么

尘劫幻虫沙。上一句是什么

尘劫幻虫沙。下一句是什么

底事相争鹬蚌,上一句是什么

底事相争鹬蚌,下一句是什么

问茫茫、天意一长嗟。上一句是什么

问茫茫、天意一长嗟。下一句是什么

向燕台酹酒,上一句是什么

向燕台酹酒,下一句是什么

新亭洒泪,上一句是什么

新亭洒泪,下一句是什么

风雨吊黄花。上一句是什么

风雨吊黄花。下一句是什么

回忆当年全盛,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