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进士请告扶侍者十五年渡江见访索诗为赠》
时间: 2025-02-04 15:28: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尚进士请告扶侍者十五年渡江见访索诗为赠
王世贞 〔明代〕
世人欣捧檄,而汝独陈情。
问寝春朝美,披襟游思生。
客愁过夏缓,诗句渡江清。
指点娄侯国,徘徊亚子城。
父为此州伯,儿结五湖盟。
不作婴婚嫁,君家尚子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进士的告别,诗人表达了对这位进士的深厚情谊。他羡慕世人对达官显贵的追捧,而他却希望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诗中提到春天的美好、夏天的忧愁,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畅快心情。诗人提及两国的风光,反映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还提到父亲的身份和儿子的志向,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注释
- 檄:文书,古代官吏用来发布命令的文书。
- 春朝:春天的早晨,象征着新的开始。
- 披襟:指打开衣襟,象征着心情舒畅。
- 娄侯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寓意历史的悠久。
- 亚子城:可能指某个地方的名字,传达对故土的思念。
- 五湖盟:泛指志同道合的朋友间的约定,不拘泥于形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尤以古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融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语言清新,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王世贞与一位进士的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王世贞的创作多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及对友情的珍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友情的深厚与对生活的感悟。王世贞在诗中表现出对世俗名利的反思,虽然身处官场,但他更看重内心的情感与真实的人际关系。诗的前两句即展现了对世人的观察与自我情感的对比,表现出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春夏的更替,描绘了情感的起伏和流逝,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哲理。整首诗不仅有对离别的感伤,也包含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展现了王世贞温柔而坚定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世人欣捧檄,而汝独陈情:他人欢喜地捧着官职的公文,而你却独自诉说内心的情感,突出对比。
- 问寝春朝美,披襟游思生:询问春天早晨的美好,打开衣襟,思绪涌现,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交融。
- 客愁过夏缓,诗句渡江清:夏天的忧愁在心中缓缓流淌,诗句如江水般清澈,象征诗人对友情与生活的清晰认识。
- 指点娄侯国,徘徊亚子城:指引着对故国的回忆,表现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状的迷茫。
- 父为此州伯,儿结五湖盟:父亲是地方的官员,儿子结下四海之交,展现了家世与友情的交融。
- 不作婴婚嫁,君家尚子平:不急于成家立业,珍视内心的平和,表达了对未来人生的从容态度。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世人欣捧檄,而汝独陈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诗句如江水,象征着情感的清澈透明。
- 拟人:将季节的变化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及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春朝: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代表着美好的开始。
- 江水:象征着流动的时间与情感,体现了生活的无常。
- 娄侯国与亚子城:历史的象征,体现了对故土的眷恋与文化的传承。
- 五湖:象征着广阔的志向与情谊的深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朝”是指什么? A. 冬天的早晨
B. 春天的早晨
C. 秋天的早晨
D. 夏天的早晨 -
王世贞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离别的痛苦
B. 对官职的渴望
C. 对友情的珍视
D. 对财富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江水”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财富的积累
C. 家庭的温暖
D. 社会的变迁
答案:1. B;2. C;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世贞与李白的友情主题诗作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但王世贞的诗更为细腻,注重内心的情感流露,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多展现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王世贞集》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