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孟光禄怡老园》

时间: 2025-01-27 04:15:46

昔在先皇日,吾犹识孟嘉。

清朝倦黄阁,黄发岸乌纱。

疏傅金虽少,香山社可夸。

比邻共鸡黍,近水足鱼虾。

汝逐华胥梦,人呼畏垒家。

霜余大令橘,暑忆故侯瓜。

往事存乔木,流年问落花。

不须论代变,得老便生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昔在先皇日,吾犹识孟嘉。
清朝倦黄阁,黄发岸乌纱。
疏傅金虽少,香山社可夸。
比邻共鸡黍,近水足鱼虾。
汝逐华胥梦,人呼畏垒家。
霜余大令橘,暑忆故侯瓜。
往事存乔木,流年问落花。
不须论代变,得老便生涯。

白话文翻译

在先皇在位的日子里,我还认识孟嘉。
如今清朝已倦于黄阁,头发已白,身穿乌纱。
虽然金钱不多,但香山社的名声依然可夸。
邻里共享鸡米饭,近水则有鱼虾可得。
你追逐华胥的梦,别人却称你为畏惧的家。
霜后大令橘子成熟,夏天让我忆起故侯的瓜。
往事如乔木般屹立,流年则如落花一般。
不必谈论时代的变迁,能安享晚年便是生涯。

注释

  • 孟嘉:指的是东晋文学家孟郊,诗人王世贞以此引出自己对往昔的怀念。
  • 黄阁:清代的黄阁是指官府的高层建筑,象征权力和地位。
  • 香山社:指香山的文人社团,体现了社交与文化的交融。
  • 华胥梦:出自《山海经》,意指追求美好虚幻的理想。
  • 大令橘:指霜后成熟的橘子,象征丰收与岁月的流转。
  • 乔木与落花:象征生命的长久与短暂,反映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景庐,号阮亭,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题故孟光禄怡老园》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王世贞个人经历的转折期。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生活与老年状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怀旧为主题,透过对昔日好友孟嘉的回忆,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淡泊,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提到的“清朝倦黄阁”,不仅是对政治环境的隐喻,也映射出个人心境的疲惫与无奈。与孟嘉的往事通过“鸡黍”与“鱼虾”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密与温暖。

在情感上,诗人不单是对过去的追忆,更是在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诗末一句“不须论代变,得老便生涯”,直白地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接受与珍惜,这种达观的态度让整首诗透出一股淡淡的哲理和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在先皇日,吾犹识孟嘉:追忆先皇在位时与孟嘉的相识,点出怀旧的情感背景。
  2. 清朝倦黄阁,黄发岸乌纱:描绘清朝的疲惫与作者的老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3. 疏傅金虽少,香山社可夸:虽金钱不多,但文化生活依然丰富,体现诗人对生活的自豪感。
  4. 比邻共鸡黍,近水足鱼虾:生活的简单与丰盈,表现邻里和睦。
  5. 汝逐华胥梦,人呼畏垒家:对追求虚幻理想的反思,暗含对现实的批判。
  6. 霜余大令橘,暑忆故侯瓜: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7. 往事存乔木,流年问落花:往事如大树般扎根,流年似花般易逝,体现人生的无常。
  8. 不须论代变,得老便生涯:最终归结为对老年生活的接受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事比作乔木,流年比作落花,生动形象地反映人生的长短。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疏傅金虽少,香山社可夸”,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的回忆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适应,展现了一种豁达与从容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黄阁:象征权力与地位的流转。
  • 鸡黍、鱼虾:代表平凡生活的幸福与满足。
  • 华胥梦:象征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 乔木与落花:象征人生的长久与短暂,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孟嘉”是谁?

    • A. 一位诗人
    • B. 一位将军
    • C. 一位商人
  2. “不须论代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变迁的无奈
    • B. 对生活的接受
    • C.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鸡黍”是指什么?

    • A. 一种鸟类
    • B. 一种食物
    • C. 一种植物

答案

  1. A. 一位诗人
  2. B. 对生活的接受
  3. B. 一种食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世贞的《题故孟光禄怡老园》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过往的追忆,但王世贞更加强调对生活的接受与安宁,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理想与自由的追求。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王世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