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五年春暮为章太炎作》
时间: 2025-01-27 03:26: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五年春暮为章太炎作》
作者: 马叙伦
烛影摇红,帘波卷翠,小庭斜掩黄昏。
独倚瑶阑,记曾私语销魂。
杨花爱扑行人面,尽霏霏不管人嗔。
更蛾眉暗上纱窗,只是窥人。
从前不解生愁处,任灞桥初别,小揾啼痕。
争道如今,离思乱似春云。
银笺欲寄如何寄,纵回文写尽伤春。
奈人遥又过天涯,断了鸿鳞。
白话文翻译:
蜡烛的影子摇曳着红光,帘子波动着翠色,小庭院斜着关上黄昏。
我独自倚靠在瑶台边,回忆曾经私语的销魂时刻。
杨花喜欢扑打行人的脸庞,纷纷扬扬地飘落,毫不在意行人的怨恨。
只见那娇媚的眉目在纱窗后暗暗浮现,只是在窥视着他人。
从前不懂得生愁的地方,任由灞桥的初别,轻轻拭去泪痕。
如今却说,离愁似春云般纷乱。
银色的纸笺想寄出又该如何寄去,纵然回文写尽了伤春的情愫。
奈何那个人遥远地过了天涯,断了鸿雁的音信。
注释:
- 烛影摇红:蜡烛的光影摇动,映出红色的光晕。
- 帘波卷翠:窗帘随风波动,呈现出青翠的色泽。
- 瑶阑:玉制的栏杆,象征着高贵与优雅。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常用以象征离别与思念。
- 银笺:白色的纸张,用于书写信件。
典故解析:
- 灞桥初别:出自《离骚》,指离别的痛苦,灞桥是离别的象征,表达对往日情感的追忆。
- 鸿鳞:鸿雁的羽毛,象征着音信和离别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马叙伦(1884-1949),字良弼,号新雨,近现代诗人、学者,曾任北平大学教授。他的诗歌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常流露出对故国的眷恋与对离别的伤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18年,正值作者与章太炎的交往期,诗中情感真挚,旨在表达对故友的思念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黄昏的庭院景象,蕴含着深厚的离愁。开头几句通过“烛影”和“帘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紧接着“独倚瑶阑”,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孤独的状态,表现出对过去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杨花”与“蛾眉”的意象交织,将自然界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无奈的美感。
后半部分,诗人直面离愁的困扰,感慨如今的离思像春云般纷乱,难以捉摸。最后两句则以“银笺欲寄”来表达对情感寄托的渴望,却又因距离的遥远而无奈,增添了诗的伤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深切的情感,展现了春日的美丽与离别的痛苦,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烛影摇红,帘波卷翠”:描绘了黄昏时分,烛光与窗帘的美丽景致。
- “独倚瑶阑,记曾私语销魂”:表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杨花爱扑行人面,尽霏霏不管人嗔”:描写杨花飘落,象征着离别的无奈。
- “从前不解生愁处,任灞桥初别,小揾啼痕”:回忆初别时的无忧与伤感。
- “争道如今,离思乱似春云”: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离愁的复杂。
- “银笺欲寄如何寄”:对情感寄托的渴望却又难以实现。
- “奈人遥又过天涯,断了鸿鳞”: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春云,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情感的纷乱。
- 拟人:杨花“爱扑行人面”,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春日的黄昏为背景,探讨了离愁别绪及对往昔的怀念,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思念,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 烛影:象征着温暖与孤独。
- 杨花:象征着离别、思念与无奈。
- 银笺:象征着情感的寄托与传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杨花”象征了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
诗的开头通过什么意象描绘了黄昏的景象? A. 明月
B. 烛影与帘波
C. 花瓣
答案:B -
“银笺欲寄如何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离骚》 屈原
诗词对比:
- 马叙伦的《高阳台》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现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慨,但马叙伦的作品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豪放与壮阔的情怀。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选》
- 《马叙伦传》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