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时间: 2025-01-27 03:26: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台
作者: 陈小翠
病柳惊风,痴蝉噤雨,梦云堆满银屏。
药灶茶烟,愔愔绿透帘旌。
瓶花冷抱娇寒瘦,怪年来,忘了秋晴。
漫忪惺,玉宇琼楼,何处吹笙。
霓裳散后姮娥老,甚泪华弹指,都化春星。
锦瑟华年,无端误汝聪明。
银河水浅公毋渡,是桃花,一例飘零。
旧园亭,歇了歌莺,散了流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态的春日景象:柳树因风而摇动,蝉在雨中沉默,梦幻般的云彩堆积在银色的屏风上。厨房里冒出的药香和茶烟,透过窗帘显得格外宁静。瓶中的花冷冷地倚着,显得娇弱而瘦弱,回想起来,竟然忘记了秋天的晴朗。迷迷糊糊中,望着玉宇琼楼,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听到笙声。霓裳羽衣舞后,嫦娥也渐渐老去,眼泪和华彩在指尖弹指而逝,化为春天的星星。锦瑟华年,竟无缘误了你的聪明。银河水浅,公不要渡过去,桃花也一样,都是飘零的命运。旧园中的亭子里,歌莺已歇,流萤纷飞散去。
注释
- 病柳:指垂柳,象征病态的春天。
- 痴蝉噤雨:蝉因雨而静,表现出一种失落。
- 愔愔:形容宁静的样子。
- 姮娥:嫦娥,古代传说中的月神,代表美丽与孤独。
- 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年华,象征青春和无奈。
- 桃花,一例飘零:桃花象征短暂的美丽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小翠是近代著名的女诗人,生于清末,活跃于民国时期。她的诗作多描绘细腻的情感,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女性视角。她的作品常常结合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风格清新而又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高阳台》创作于一个充满思绪的春日,诗人可能正经历着个人情感的低谷与对过往青春的追忆。整体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无奈。
诗歌鉴赏
《高阳台》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深沉哲思的诗作,诗人在描写春日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青春的追忆。开篇以“病柳惊风,痴蝉噤雨”引入,病态的柳树与沉默的蝉,让人感受到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接着,诗人通过“药灶茶烟”描绘出一种生活的宁静,但这种宁静中又夹杂着对美好往昔的追忆,“瓶花冷抱娇寒瘦”使人感到一种孤独与失落。
中间部分提到“霓裳散后姮娥老”,不仅暗示着青春的逝去,也引发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思考。嫦娥的老去与流逝的青春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伤。最后的“旧园亭,歇了歌莺,散了流萤”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缅怀与惋惜,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感慨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感伤的情绪,深入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青春的短暂。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柳惊风,痴蝉噤雨:描绘春天的柳树因风而摇动,蝉在雨中沉默,传达出一种忧伤的气氛。
- 梦云堆满银屏:梦幻的云彩像堆积在银色屏风上一样,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药灶茶烟,愔愔绿透帘旌:厨房的药香和茶烟透过窗帘,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瓶花冷抱娇寒瘦:瓶中的花显得娇弱而寒冷,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脆弱。
- 怪年来,忘了秋晴:回忆往年,诗人竟然忘记了秋天的晴朗,表现出时光的流逝。
- 漫忪惺,玉宇琼楼,何处吹笙:在迷糊中回顾美好的宫殿,惆怅于何处能听到悠扬的笙声。
- 霓裳散后姮娥老,甚泪华弹指,都化春星:霓裳舞后,嫦娥也老去,眼泪和华彩在瞬间消逝,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 锦瑟华年,无端误汝聪明:美好的年华竟然无端地误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 银河水浅公毋渡,是桃花,一例飘零:银河水很浅,不必渡过,桃花也一样,都是短暂的生命。
- 旧园亭,歇了歌莺,散了流萤:旧园亭中,歌莺已歇,流萤也散去,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伤。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病柳惊风”,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
- 比喻:将云彩比作堆积在银屏上的梦,增强了诗意。
- 对仗:如“药灶茶烟”与“愔愔绿透”,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无奈。诗人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对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营造出一种忧伤而又美丽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象征柔弱与脆弱的生命。
- 蝉:代表青春的声音与生命的短暂。
- 桃花:象征短暂的美丽与生命的无常。
- 银河:象征着浩瀚与渺小,生命在宇宙中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病柳”指代什么?
- A. 生机勃勃的柳树
- B. 衰弱的柳树
- C. 盛开的花朵
- D. 清新的空气
-
“霓裳散后姮娥老”中的“姮娥”指的是谁?
- A. 太阳
- B. 月亮
- C. 星星
- D. 地球
-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 A. 长久的爱情
- B. 短暂的美丽
- C. 丰收的季节
- D. 永恒的生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与《高阳台》都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而陈小翠则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更多哲学思考,形成独特的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近现代女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