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密县》

时间: 2025-01-11 12:55:09

郐郑风诗在,今来溱洧间。

云生风后岭,日落大騩山。

俭俗皆陶穴,愚民不秉蕳。

最怜春麦短,地褊食尤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郐郑风诗在,今来溱洧间。
云生风后岭,日落大騩山。
俭俗皆陶穴,愚民不秉蕳。
最怜春麦短,地褊食尤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古代郑国的风雅诗篇依旧在,而如今我来到溱水和洧水之间。云彩在风吹后的山岭上升起,夕阳西下照在大騩山上。这里的风俗节俭,大家都住在窑洞里,愚蠢的百姓不识字。最让我心疼的是春天的麦子长得太短,土地狭窄,吃饭尤其困难。

注释:

  • 郐郑:指古代的郑国,郑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表现了当时的风土人情。
  • 溱洧:溱水和洧水,古代的两条河流,位于今河南。
  • 云生风后岭:意思是风吹过后,云彩在山岭上升起。
  • 大騩山:指一座山名。
  • 俭俗:指节俭的风俗。
  • 陶穴:陶土制的窑洞,形容居住的简陋。
  • 愚民不秉蕳:指普通百姓不懂得识字,不懂得读书。
  • 春麦短:春天的麦子生长得短小,象征着农作物歉收。
  • 地褊:土地狭小,形容贫瘠。
  • 食尤艰:吃饭尤其困难,表达了生活的艰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阮元(1764-1849),字伯昇,号穷竖,晚号呜庐,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在道光年间担任过多项重要官职,致力于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发展。
  • 创作背景:阮元在诗中描绘了他所见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关心,以及对古代文明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过密县》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阮元所见的乡村风貌,表现了他对古典文化的追思与现实生活的苦难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以“郐郑风诗在”提起古代文学,表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而“今来溱洧间”则引入了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而“俭俗皆陶穴”则揭示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表现出贫困和简陋,进而引出对愚民的不满和对教育的渴望。最后,诗人以“最怜春麦短”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农民艰苦生活的同情与无奈,展现出诗人对社会底层民众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郐郑风诗在:提到古代郑国的诗歌依然流传,表现出对文化的敬仰。
    2. 今来溱洧间:表明诗人身处的地理位置,营造出一种时空的对比。
    3. 云生风后岭:描绘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4. 日落大騩山: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暮色中的孤独感。
    5. 俭俗皆陶穴:讲述当地民众的生活环境,揭示社会的贫困。
    6. 愚民不秉蕳:反映出教育的缺失与社会的无奈。
    7. 最怜春麦短:表达对农作物歉收的忧虑。
    8. 地褊食尤艰:最后感叹生活的艰难,升华了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云生风后岭”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环境。
    • 对仗:“俭俗皆陶穴,愚民不秉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反映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乡村贫困和农民艰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揭示了社会现实的严酷。

意象分析:

  • 自然意象:云、风、日落等意象表现了宁静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苦难形成对比。
  • 社会意象:陶穴、愚民、春麦短等意象体现了贫穷和无知,是对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郐郑”指的是哪个国家?
      • A. 齐国
      • B. 郑国
      • C. 楚国
    2. 诗人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有什么评价?
      • A. 富裕
      • B. 贫困
      • C. 舒适
    3. 诗中提到的“春麦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农作物丰收
      • B. 农作物歉收
      • C. 农作物生长茂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可以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关心。
  • 诗词对比:阮元的《过密县》与李白的《将进酒》在风格上截然不同,前者侧重于对现实的关怀,后者则表现豪放与乐观,二者均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社会状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阮元研究》
  • 《诗经》及其影响
  • 相关古典诗词鉴赏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