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时间: 2025-01-26 04:50:35

凶器古有兵,高品古有名。

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

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

穷兵祸自毙,矜名身自倾。

二者同一机,盈乃与杀并。

惟寂与惟寞,所以全厥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凶器古有兵,高品古有名。
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
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
穷兵祸自毙,矜名身自倾。
二者同一机,盈乃与杀并。
惟寂与惟寞,所以全厥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代的凶器有兵器,古代的高贵品德有名声。兵器凶险不可轻视,名声美好也不可争夺。赫赫有名的鬼神心,既憎恨杀戮又厌恶过度的繁荣。穷兵之祸自会导致灭亡,过于夸耀名声也会使自身倾覆。这两者本质上是一样的,追求过度的繁荣与杀戮是相伴而生的。只有宁静与孤寂,才能保障生存。

注释:

  • 凶器:指凶恶的武器,这里引申为兵器。
  • :指兵器、战争。
  • :滥用、轻慢。
  • :名声、声誉。
  • 赫赫:形容名声显赫或鬼神显现。
  • 穷兵:指极其发动战争。
  • 矜名:过于自负于名声,矜持自负。
  • 厥生:自己的生存。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鬼神心”可以理解为古代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与崇拜,反映了人们对暴力和战争的反思。古代历史上,许多国家因战争而灭亡,正如诗中所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岩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常常反映出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探讨。他的诗歌风格严谨,思想深邃,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杂感》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之际。诗人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名声的警惕,正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杂感》从表面上看是一首关于战争与名声的诗,但其深层次的思考却引人深思。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战争与名声之间的深刻联系,指出二者都可能导致个体与国家的灭亡。诗中以“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开篇,直白地阐述了对战争与名声的看法,警示人们要对这两者保持警惕。

接着,诗人用“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明无论是神明还是人类,皆对杀戮与贪婪持有反感态度,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诗意更加深刻。最后,诗人指出:只有在寂静和孤独中,人们才能真正地保全自己。整首诗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战争与名声的危害,最终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纷繁的社会中保持清醒与自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凶器古有兵:古代就有凶险的武器,暗示战争的危险性。
  2. 高品古有名:古代的高贵品质常常与名声相联系。
  3. 兵凶不可黩:战争的凶险不可轻视。
  4. 名美不可争:美好的名声不应被争夺。
  5. 赫赫鬼神心:名声显赫,神灵也对人心有所感应。
  6. 恶杀兼恶盈:既憎恨杀戮,也厌恶过度的繁荣。
  7. 穷兵祸自毙:战争的极端会导致自我毁灭。
  8. 矜名身自倾:过于自负于名声会使自己倾覆。
  9. 二者同一机:战争与名声有着同样的根源。
  10. 盈乃与杀并:过度的繁荣与杀戮是相伴而生的。
  11. 惟寂与惟寞:只有宁静与孤独。
  12. 所以全厥生:才能保障生命的存在。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
  • 比喻:将“名”和“兵”比作凶器与高贵品质,形象地展示了它们的特性。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强调了战争与名声的危害。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战争与名声的反思,揭示了二者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呼吁人们在追求名声与权力时应保持警觉,提倡宁静与自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兵器:象征着战争与暴力,代表了破坏和凶险。
  • 名声:象征着荣誉与人际关系,代表了虚荣与诱惑。
  • 鬼神:象征着道德与超自然力量,代表了对人类行为的评判。
  • 寂与寞: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代表了生存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凶器”是指什么? A. 兵器
    B. 名声
    C. 财富
    D. 知识

  2. 诗人认为过于追求名声会导致什么? A. 增加财富
    B. 自我倾覆
    C. 受人尊敬
    D. 生活幸福

  3. 诗中提到“惟寂与惟寞”是为了强调什么? A. 追求名声的重要性
    B. 静谧生活的价值
    C. 战争的必要性
    D. 生活的无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杂感》与王维的《终南山》对比

刘岩的《杂感》聚焦于对名声与战争的思考,而王维的《终南山》则体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展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歌研究》
  2. 《中国古代哲学与文学》
  3.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