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
时间: 2025-04-28 01:27:1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西子妆
作者: 吴敬梓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蒲剑方交,荷钱乍极,泼眼安榴花吐。画梁元乙恰归来,向湘帘傍人矜舞。新诗漫与。且邀得狂朋怪侣。坐绿阴,听蜕蝉声断,迎凉庭宇。羁栖误。三月春光,抛掷如尘土。一帆江上趁潮平,爱河干午风清暑。旌门幕府。有多少感恩知遇。洗征衫,几阵濯枝骤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诗人描绘了春天的气息和个人的情感。蒲剑刚刚交错,荷花的美丽正好盛开,眼前的石榴花也在盛放。画梁上,元乙恰好归来,悠然自得地在湘帘旁边舞蹈。诗中提到的新诗已经漫溢而出,诗人邀约了狂放不羁的朋友们共聚一堂。在绿荫下,聆听蝉声的断续,感受凉爽的庭院。此时,春光虽美,却易逝如尘土般轻易被抛弃。江面上顺风而行,午后的风吹拂着河面,既清爽又带着夏日的热气。诗人感叹在官场中有多少人值得感恩,洗净征尘,迎接那几阵突如其来的雨水。
注释:
- 蒲剑:一种草,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荷钱:荷花的花朵,形象生动。
- 泼眼:形容眼前花朵的绚丽。
- 画梁:精美的建筑,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湘帘:指湘江的帘幕,暗示情境的美丽。
- 羁栖:指漂泊的生活状态。
- 三月春光:指春天的美好时光,象征青春易逝。
典故解析:
- 元乙:元代的诗人,象征着文学的传承。
- 征衫:指旅途中的衣衫,暗示诗人的漂泊经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敬梓,清代文学家,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而闻名。
创作背景:
《西子妆》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及对友谊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西子妆》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生动的描绘,诗人将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从“蒲剑方交,荷钱乍极”开始,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春天的生机,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活的乐趣。接着,诗中通过“新诗漫与”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情,以及与朋友们共度美好时光的享受。
在描写个人情感时,诗人不仅关注春天的美丽景色,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尤其是“抛掷如尘土”的句子,直白地传达了时光飞逝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洗征衫,几阵濯枝骤雨”结束,既是一种生活的写照,也是一种对人生经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淡然。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意象丰富,情感真挚,体现了吴敬梓深厚的文学功底及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蒲剑方交:春天的生机象征。
- 荷钱乍极:荷花的盛开表现春意盎然。
- 泼眼安榴花吐:石榴花的绚丽映入眼帘。
- 画梁元乙恰归来:描绘高雅的生活场景。
- 向湘帘傍人矜舞:展示人们在美好环境中的欢愉。
- 新诗漫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 且邀得狂朋怪侣:珍视与朋友的聚会。
- 坐绿阴,听蜕蝉声断:享受自然的宁静。
- 迎凉庭宇:感受春日的凉爽。
- 羁栖误:对漂泊生活的反思。
- 三月春光,抛掷如尘土:春光易逝的感慨。
- 一帆江上趁潮平:顺风而行,象征着人生的顺利。
- 爱河干午风清暑:描绘夏日的清凉。
- 旌门幕府:感恩于社会的知遇之情。
- 洗征衫,几阵濯枝骤雨:对生活经历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光抛掷如尘土”,形象生动。
- 拟人:自然景色与人情味结合。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蒲剑:象征春天的生机。
- 荷钱:代表自然的美丽。
- 湘帘:暗示情境的优雅。
- 蜕蝉:隐喻生命的变化与成长。
- 晨雨:象征人生的变幻与流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西子妆》中的“蒲剑”象征什么?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提到的“画梁”代表了什么? A. 贫穷的生活
B. 高雅的环境
C. 忧伤的情感
D. 自然的美丽 -
“一帆江上趁潮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迷茫无助
B. 轻松自在
C. 忧虑重重
D. 兴奋激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表现春天的美好,但更关注国家的忧虑。
- 《静夜思》:表现个人的思念与孤独,情感更为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集》
- 《吴敬梓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