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赵振文太社邮筒远寄
天与容台掾,田园早得归。
杯中宁有影,海上息忘机。
世路闲身好,人生静者稀。
更於蘐草处,静看老莱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杂务的厌倦。诗人在天上与友人相会,早早回到田园。杯中倒影不再,心中无所挂念。世间的路途虽然清闲,但能静心的人却少之又少。更在那野草丛中,静静地看着老人的衣衫。
注释:
字词注释:
- 容台掾:指一种官职,诗中暗指与友人相会,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杯中宁有影:杯中映出的影子,象征着心中无物,饮酒时无忧无虑。
- 息忘机:停止心中的机巧算计,形容心境的平和。
- 蘐草:指长满野草的地方,象征自然和闲适。
- 老莱衣:指老莱子的衣服,老莱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隐士,象征着清静和隐逸的生活。
典故解析:
老莱子出自《史记》,他是一个隐士,追求淡泊明志的生活,常常被后人赞颂。诗中提及他,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作品多表现出对闲适田园生活的珍视,文学风格清新淡雅,常反映出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诗作可能是在诗人与友人交往之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繁华世俗的厌倦,反映出当时文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清幽的向往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开篇“天与容台掾”,引入了友人间的情谊,表现了高雅的社交;“田园早得归”,则展现了对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的渴望。接下来的“杯中宁有影”与“海上息忘机”更是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淡泊,诗人似乎在说,饮酒时心中无忧,无所牵挂;而“世路闲身好”则反衬出世间的清闲与稀有,表明能够真正静下心来的人并不多。最后一句“更於蘐草处,静看老莱衣”,将诗人的心境推向极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愿意在自然中享受宁静与岁月的流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与容台掾:诗人与友相聚于此地,天上星辰仿佛也为他们祝福。
- 田园早得归:诗人早早回归田园,享受自然之美。
- 杯中宁有影:酒杯中的倒影映出的是心无杂念的状态。
- 海上息忘机:在大海上,心中再无算计与忧愁。
- 世路闲身好:世间的道路虽清闲,但能心静的人却不多。
- 人生静者稀:人生中真正能保持平静的人非常稀少。
- 更於蘐草处:在长满野草的地方,隐喻自然与宁静。
- 静看老莱衣:静静地观看老人的衣衫,象征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杯中影”比喻内心的宁静。
- 对仗:诗中各句工整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如“田园”、“海上”等意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抵制,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园:象征自然与宁静的生活。
- 杯中影:象征心灵的纯净与自在。
- 海上: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
- 老莱衣:象征隐逸生活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老莱衣”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屈原
B. 老莱子
C. 陶渊明 -
诗中“世路闲身好”的意思是什么?
A. 世间的路途很繁忙
B. 世间的路途很清闲
C. 世间的路途很危险 -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与宁静的生活,情境相似。
诗词对比:
- 曹彦约的《和赵振文太社邮筒远寄》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均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曹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陶则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全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田园诗的艺术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