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散》

时间: 2025-01-26 23:23:45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日倚馀勇,扶春不自由。
在家曾半面,随我到他州。
絮后酴醾约,莺前杜宇愁。
新来无吏责,萧散更何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临春日暖风的勇气,然而却感受到春天并不自由。在家时与家人相聚一半,随之又离开到他乡。春天的柳絮飘散后,花香和鸟鸣中却隐含着忧愁。如今已经不再受到官吏的责备,心中感到萧散又能追求什么呢?

注释:

  • 风日:指风和阳光,象征着春天的气候。
  • 扶春:形容春天的到来,扶持着春天的气息。
  • 他州:指他乡,表达了诗人离开的情感。
  • 酴醾:指一种酒,春天时花开时节,酒香弥漫。
  • 杜宇:杜鹃鸟,常在春天鸣叫,寓意悲伤和离别。
  • 无吏责:没有官吏的责备,暗示诗人远离世俗的纷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彦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北宋,后期社会动荡,诗人多以抒怀之作见长。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成作于诗人经历了某种离别或变故后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自由与责任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歌鉴赏:

《萧散》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淡然。开篇“风日倚馀勇”中,诗人仿佛在享受着春日的温暖,然而随之而来的“扶春不自由”却揭示了他心中难以言说的压抑感。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个人境遇的反思,尤其是“新来无吏责”,显示出一种对世俗压迫的逃避。诗人在自由与萧散之间徘徊,最终流露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似乎在问自己,既然无所求,那为何心中仍有忧愁?全诗用词简练,意象生动,展现了作者在面对自然与人生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风日倚馀勇:春天的温暖与阳光给人带来的勇气。
    2. 扶春不自由:春天虽美,却感到自由受限。
    3. 在家曾半面:在家时的情景,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4. 随我到他州:离开家乡,奔赴他乡,心中隐含不舍。
    5. 絮后酴醾约:春天的柳絮飘散,花香聚集,形成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6. 莺前杜宇愁:春鸟鸣叫,隐含离愁别绪。
    7. 新来无吏责:如今没有官吏的责备,心中却难以放下。
    8. 萧散更何求:生活变得萧散,心中又追求什么呢?
  •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结合,展现出春日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淡淡忧伤。

  •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个人的萧散,反映出作者对自由与责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风日:代表温暖与自由。
  • 杜宇:象征悲伤与离别的情感。
  • 萧散:暗示对世事的无奈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日倚馀勇”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由的喜悦
    B. 面对自然的勇气
    C. 对生活的无奈

  2. “无吏责”指的是什么情况? A. 受到官吏的惩罚
    B. 不再受到世俗的干扰
    C. 无法逃避责任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

诗词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与《萧散》都表现了离别之情,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曹彦约则更倾向于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以上内容为对《萧散》的全面解读与分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