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西施庄玫瑰》
时间: 2025-04-28 19:05: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夹城春晚,待重寻遗迹访娇娃。
踏遍寻常巷陌,邂逅女郎花。
不改昭容双袖,只生憎蜂蝶掩篱笆。
愿从今唤作,苎萝村里,一种旧桑麻。
追忆药栏多丽,左家香何必让姚家。
犹似烟笼沉麝,拂曙点檀霞。
和露摘来簪髻,九雏钗璀璨映盘鸦。
莫碎研紫粉,臂绡潜换守宫砂。
白话文翻译
在春末的夹城,我想重访那遗留下来的痕迹,去寻找那美丽的女子。
我走遍了常见的小巷子,意外邂逅了那盛开的女郎花。
她的双袖依旧如昭君般美丽,但却只让人厌恨那些遮挡她的蜜蜂和蝴蝶。
我希望从今往后称之为苎萝村,依稀记得那旧时的桑麻。
追忆那药栏里的美丽,左家香的美丽何必让姚家独自享有。
这情景就像烟雾缭绕的沉香,晨曦中点缀着檀香的霞光。
我在露水中摘下花朵为髻饰,九只小雏鸟的钗子璀璨映衬着乌鸦的盘子。
不要打碎那紫色的粉末,我的手臂轻轻换上守宫砂。
注释
- 夹城:指的是一种城镇或地区,具体指代可能与地域文化有关。
- 娇娃:美丽的女子。
- 女郎花:一种花,象征美丽和爱情。
- 昭容:指的是汉代美女王昭君,双袖可见其美丽。
- 苎萝村:可能是指某种理想的乡村生活。
- 桑麻:传统意义上的农作物,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守宫砂:古代女性用来装饰的红色粉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观,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浓厚的个人情感为人称道。其诗作往往结合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美丽女子的描绘,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南浦 西施庄玫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回忆的追求和对爱情的向往。开篇便以“夹城春晚”引入,营造出一种春末的轻柔氛围,描绘出一种寻觅的情感。诗中提到的“娇娃”和“女郎花”结合,既代表了对往昔美丽的追忆,也象征了诗人内心对美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环境的观察,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珍视。尤其是“踏遍寻常巷陌,邂逅女郎花”,展现了他在平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之美的能力。这种对美的感悟不仅仅局限于外在,更深层次地传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探求。
结尾部分,诗人以“莫碎研紫粉,臂绡潜换守宫砂”结束,既是对美丽的留恋,也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带有一种淡淡的哀伤。整首诗在优雅的语言中蕴含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夹城春晚,待重寻遗迹访娇娃。
春末时节,诗人意图重访昔日的美丽女子。 -
踏遍寻常巷陌,邂逅女郎花。
走遍常见的小巷,偶然间发现盛开的女郎花,象征着爱情。 -
不改昭容双袖,只生憎蜂蝶掩篱笆。
即使仍是美丽的昭容,但却厌恶那些遮挡她的蜂蝶。 -
愿从今唤作,苎萝村里,一种旧桑麻。
希望把这里称为苎萝村,怀念过去的田园生活。 -
追忆药栏多丽,左家香何必让姚家。
追忆那美丽的药栏,左家香何须让姚家独占。 -
犹似烟笼沉麝,拂曙点檀霞。
情景如烟雾缭绕的沉香,晨曦中点缀着檀香的霞光。 -
和露摘来簪髻,九雏钗璀璨映盘鸦。
在露水中摘来花朵装饰头发,九只小雏鸟的钗子映衬着乌鸦的盘子。 -
莫碎研紫粉,臂绡潜换守宫砂。
不要打碎那紫色的粉末,我的手臂轻轻换上守宫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女郎花”比喻爱和美。
- 对仗:如“踏遍寻常巷陌,邂逅女郎花”,展现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蜂蝶”象征生活中的干扰与困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对美的追忆与渴望,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爱情的向往,展现出一种忧伤而美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晚:象征生命的轮回与短暂。
- 女郎花:美丽、爱情与纯真的象征。
- 昭容:代表古代美人的形象,传达了对美的崇敬。
- 苎萝村:象征理想的乡村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的作者是谁?
- A. 顾贞观
- B. 李白
-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女郎花”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与爱情
- C. 努力与奋斗
-
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主要有哪些?
- A. 比喻与对仗
- B. 拟人与夸张
- C. 对比与排比
答案
- A. 顾贞观
- B. 美丽与爱情
- A. 比喻与对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vs 《南浦 西施庄玫瑰》
二者都描绘了美丽的自然与人,然而《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环境的描写,而《南浦 西施庄玫瑰》则聚焦于个人情感与对美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顾贞观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