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泛碧浪湖,赴道场山,敬谒蕙风师墓,小舟容与中,和白石自度腔》
时间: 2025-02-04 16:19: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琵琶仙
泛碧浪湖,赴道场山,敬谒蕙风师墓,小舟容与中,和白石自度腔
碧浪晴桡,破山影氵皺縠,菰浦新叶。惊起浮玉矶头,鱼罾缆相绝。
人自静纹波细语,和柔橹未归鶗鴂。秀句飘零,词场寂寞,游旧堪说。
映山遍谁采薇红,荐杯水寒泉数芳节。无赖楝花风信,早飘残榆荚,
休更道重来城郭,忍更问古调白雪。日暮分席鸥波,梦魂轻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碧绿湖面上划船,前往道场山,拜谒蕙风师墓的情景。湖面波光粼粼,山影在水中摇曳,刚长出的菰草叶子在阳光下显得生机勃勃。岸边的浮玉石惊起了水中的鱼儿,渔网在岸边静静地停着。人们在水波上轻声细语,船桨轻柔地划动,鸦鸟在湖边未归。优美的诗句如秋风中的落叶,词坛显得格外冷清,能回忆往昔的情怀。谁在山间采摘红薇,举杯畅饮清泉,数着节令的更替。无奈风中飘落的楝花和残榆,早已无法再说重返城市的愿望,也不再询问那古老的白雪调子。黄昏时分,海鸥在波浪间分席,梦魂轻轻地别离。
注释:
- 碧浪:指湖水清澈、波光闪烁的景象。
- 氵皺縠:水面波纹的细腻纹理。
- 浮玉:湖中漂浮的美石。
- 鱼罾:一种捕鱼用的网具。
- 鶗鴂:一种鸟,常用于描写春天的声音。
- 映山:指山影在水中的倒影。
- 荐杯:举杯饮酒。
- 寒泉:指清凉的泉水。
- 楝花:一种花,象征着无奈与悲凉。
典故解析:
- 蕙风师墓:蕙风是古代著名的文人,常被后人尊敬,拜谒其墓代表了对文化和前辈的敬仰。
- 古调白雪:古调指古老的音乐,白雪象征着纯洁和哀愁,体现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尊岳,近代著名诗人,作品多涉及自然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赵尊岳游历湖山之际,意在表达他对昔日文化的追忆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湖光山色的迷人景象,同时蕴含着对往昔时光的深情回忆。开篇即以“泛碧浪湖”引入,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波澜起伏的氛围。诗中通过“鱼罾缆相绝”的细节,展示了渔夫的生活与自然和谐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美。接着,诗人以“秀句飘零”引出诗词的主题,表达出对文人雅士的敬仰,同时又感叹词坛的冷清,情感复杂而深邃。整首诗在不同意象的交织中,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往昔的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结尾处“梦魂轻别”更是让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伤感,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描绘了湖面和山影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 中间几句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后段则转向对往昔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思考,情感逐渐升华。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映山遍谁采薇红”,通过比喻让人联想到美好的生活场景。
- 拟人:如“人自静纹波细语”,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添了诗的温度。
- 对仗:如“日暮分席鸥波”,形成了优美的音韵。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浪:象征着生命与活力。
- 鱼罾: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楝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蕙风师”是指谁?
- A. 一位文人
- B. 一位渔夫
- C. 一位商人
-
“碧浪晴桡”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 A. 暴风雨
- B. 晴朗的湖面
- C. 黑暗的夜晚
-
诗中提到的“楝花”象征了什么?
- A. 生机
- B. 无奈与悲伤
- C. 快乐与幸福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显豪放,与赵尊岳的细腻形成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本诗在意境上相似,均描绘了自然美景,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王维更显宁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诗经与古诗词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