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席芍阶姬人黄花比瘦遗照》
时间: 2025-01-27 04:16: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琵琶仙
席芍阶姬人黄花比瘦遗照
作者: 席佩兰 〔清代〕
人淡如秋,抱清影,瘦与黄花为伴。
剜翠同住寒山,冰纹奈弦断。
生撇下红绡玉舞,数锦瑟年华刚满。
寄恨春篱,珊珊琼佩,凉月分半。
还记取称药添香,为夫婿沉疴礼星汉。
消却一奁秾翠,付霜边愁管。
纵觅得前番獭髓,定难医蝶梦春短。
想见鹦鹉无声,夜虫悽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境如同秋天般清淡,诗人抱着一抹清丽的影子,与那瘦弱的黄花为伴。她在寒山中剜去翠绿,承受着弦的断裂之痛。她轻轻撇下了红绡,像是玉舞般轻盈,年华如锦瑟刚刚满盈。她寄托着对春天的怨恨,佩戴着琼佩,凉月分半。她还记得曾经用药香为丈夫祈福,沉重地为他祈求星汉的庇佑。如今却消散了满满一奁的翠绿,心中满是霜边的愁绪。即使寻觅到之前的珍贵药材,也无法治愈那梦中短暂的春光。想见那无声的鹦鹉,夜虫在悲怨中低吟。
注释:
- 淡如秋:形容人如秋天般清淡,无华。
- 清影:指清雅的身影。
- 剜翠:剜去绿色植物,意指孤独。
- 冰纹:形容乐器的纹路,象征乐曲的断裂。
- 锦瑟:古代乐器,用以象征美好的年华。
- 琼佩:美丽的佩饰,象征高贵。
- 药添香:用药物为丈夫祈福。
- 沉疴:形容丈夫的重病。
- 鹦鹉无声:象征失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席佩兰(清代),女诗人,以其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展示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女性地位逐渐提升之时。诗人以个人感受作为出发点,表达了对爱情、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琵琶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诗中“人淡如秋,抱清影”,开篇便传达出一种清冷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与孤独。伴随着黄花的瘦弱,诗人似乎在用自然景象反映自身的心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剜翠同住寒山”传达出对生活的无奈,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中通过“寄恨春篱,珊珊琼佩”的描写,展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令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叹息与惆怅。最后,诗人提到“纵觅得前番獭髓,定难医蝶梦春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与失去,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人淡如秋:意指人如秋天般清淡,暗示内心的孤寂。
- 剜翠同住寒山:剜去绿色,意味着孤独的生活。
- 寄恨春篱,珊珊琼佩:寄托对春天的怨恨,琼佩象征美好的记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比作秋天,传达出清淡的孤独感。
- 拟人:夜虫的“悽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凉月分半”与“消却一奁秾翠”形成对比。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孤独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意象分析:
- 秋:象征清淡的情感与孤独。
- 黄花:象征瘦弱与无奈。
- 琼佩: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对爱情的寄托。
- 夜虫:象征孤独中的悲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淡如秋”中的“秋”象征什么? A. 热情 B. 孤独 C. 繁华
-
“寄恨春篱”中的“恨”指的是: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过去的怨恨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席佩兰的《琵琶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展现了女性的情感与孤独,但李清照的诗更强调对美好爱情的追忆,而席佩兰则更倾向于对失去与孤独的感慨。两者在情感深度与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