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仙》
时间: 2025-01-27 03:59: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如此江山,更寒艳搅碎千岩风色。芳意轻落鸣潮,潮翻柳波直。听隔水筝琵竞奏,又惊起一双鸂鶒。倚醉敲春,和香煮梦,山鬼知得。再休讯箫剑当年,已流月空花自今昔。依约旧家门巷,只归魂难觅。清泪断关河寸寸,问几人万一怜惜?最苦残照当楼,乱红飘篴。
白话文翻译:
这片江山,愈发寒冷绚烂,仿佛将千山万岭的风景搅扰得支离破碎。芳香的意念轻轻飘落在涌动的潮水上,潮水翻卷着柳枝的波浪。我隔着水面听到琵琶声的激烈竞奏,不禁惊起一对鸳鸯。倚醉敲打春天的节拍,和着香气煮梦,山中鬼神都知晓。再也不要询问往年的箫剑情缘,流逝的岁月已然空花无影。依稀记得旧家门巷,只剩下游魂难以寻找。清泪如断流的河水,问有多少人能够怜惜?最痛苦的便是残阳照在高楼上,乱红飞舞,随风而逝。
注释:
- 寒艳:形容景色清冷而艳丽。
- 搅碎:打乱,破坏。
- 芳意:芳香的情感或思绪。
- 鸣潮:潮水的声音。
- 鸂鶒:一种水鸟,常作为情侣的象征。
- 倚醉:依靠在醉意中。
- 箫剑:古代乐器与剑,象征过往的英雄气概和情感。
- 流月空花:时间流逝,花开花落,形容无常。
- 清泪:指内心的悲伤和泪水。
典故解析:
- 山鬼:传说中的山中精灵,象征自然的灵性与人心的联系。
- 鸳鸯:常用作比喻情侣,象征爱情的美好与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詹安泰,近代诗人,创作风格受古典诗词影响,擅长抒情与描绘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琵琶仙》是一首抒情的古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首先描绘了江山的寒艳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似乎在诉说着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接着,通过“听隔水筝琵竞奏”的描写,呈现出一种悠扬的音乐背景,仿佛在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中的“倚醉敲春,和香煮梦”,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尽管现实的无情却让这一切显得如此渺小与无力。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人的情感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最后以“清泪”与“残照”作结,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伤,情感层次分明,令人感同身受,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如此江山,更寒艳搅碎千岩风色”:描绘自然景色的冷艳与动荡。
- “芳意轻落鸣潮,潮翻柳波直”:以潮水与柳波的动感象征内心的波动。
- “听隔水筝琵竞奏,又惊起一双鸂鶒”: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象征爱情的美好。
- “倚醉敲春,和香煮梦”:表现对生活美好愿望的追求。
- “再休讯箫剑当年,已流月空花自今昔”:对过往英雄与爱情的追忆,感叹时间的流逝。
- “依约旧家门巷,只归魂难觅”:对故乡与旧情的怀念,感到迷茫与失落。
- “清泪断关河寸寸,问几人万一怜惜?”:表达对世人冷漠的无奈与悲伤。
- “最苦残照当楼,乱红飘篴”:以残照与乱红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流月空花”,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逝。
- 拟人:如“山鬼知得”,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邃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时间无情的感叹。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大自然的壮丽与人心的情感。
- 琵琶:音乐的象征,代表内心的情感与思绪的流动。
- 柳波:柔美的自然意象,象征着柔情与脆弱的爱情。
- 残照与乱红: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失落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倚醉敲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向往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过往的怀念
- D. 对音乐的热爱
-
“流月空花”中的“流月”指的是什么?
- A. 美好的时光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变化
- D. 爱情的消逝
-
诗中的“鸳鸯”象征着什么?
- A. 夫妻情深
- B. 友谊长存
- C. 亲情无价
- D. 离别伤感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白居易《长恨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詹安泰的《琵琶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内心的感慨,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迈与自然的壮丽。詹安泰的诗在意象上更为丰富,情感细腻;而李白的诗则表现出一种情怀的奔放与壮阔。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近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