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其四 改儿子鋆和作》

时间: 2025-04-29 04:25:11

飐水逐霏红,快涉波泛萍,风送初满。

绿意惹江湄,千山外、沉沉断云谁剪。

竹边蒲里,绉纹斜照浮阴浅。

卧窗有客刚破睡,看拂晴霞绮片。

随湘任转无心,羡捷叶惊鸿,轻幢比燕。

空影淡仍明,登仙去、瀛岛洞天窥遍。

春潮急晚,掉回应带催归怨。

翠烟犹挂初蟾夜,难认映沙天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飐水逐霏红,快涉波泛萍,
风送初满。绿意惹江湄,
千山外沉沉断云谁剪。
竹边蒲里,绉纹斜照浮阴浅。
卧窗有客刚破睡,看拂晴霞绮片。
随湘任转无心,羡捷叶惊鸿,
轻幢比燕。空影淡仍明,
登仙去瀛岛洞天窥遍。
春潮急晚,掉回应带催归怨。
翠烟犹挂初蟾夜,难认映沙天远。

白话文翻译

水面上红色的光影随风飘荡,我快步涉过波浪,浮萍随波漂浮,
微风送来初升的月亮。江边的绿色让人心生向往,
远处千山外的浓云像是被谁剪断一般。
竹林边上,蒲草间的细纹在斜阳下轻轻浮动。
卧室窗边有客人刚刚破梦而醒,看到窗外的晴霞如绮丽的片段。
随着湘江的流水我无心去追随,羡慕那轻盈的叶子像惊鸿般飞翔,
轻舟仿佛比燕子还要快。空中的影子虽淡却依然明亮,
我想登仙去瀛岛,窥探那洞天的种种景致。
春潮在晚间急促而来,回荡着催促归家的怨情。
翠烟依旧挂在初升的明月下,难以辨认映照在沙滩上的遥远天际。

注释

  • 飐水:水面上因风吹而起的波纹。
  • 霏红:微红的光影。
  • 快涉:快速地渡过。
  • 泛萍:浮萍漂浮在水面。
  • 绿意:生机盎然的绿色。
  • 沉沉断云:沉重的云层像是被剪断了一般。
  • 绉纹:指水面上因风而起的波纹。
  • 拂晴霞:轻轻拂动的晴天霞光。
  • 随湘任转无心:随湘江的水流而去,毫无目的。
  • 惊鸿:比喻轻巧、敏捷的事物。
  • 瀛岛:传说中的仙岛。
  • 急晚:春潮在傍晚时分急促而来。
  • 初蟾夜:新月初升的夜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热爱诗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的思想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南浦 其四》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内心的迷惘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浦 其四》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的诗作,诗人在其中巧妙地融合了风景与情感。开篇便以“飐水逐霏红”勾勒出水面的美丽,展现出自然的生动与灵动。接着,诗人以“快涉波泛萍”描绘出自己在水边行走的情景,传达出一种轻快的心境和对自然的亲近。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将目光投向远方的山河,表达出对浩瀚天地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沉思。

在“随湘任转无心”一句中,诗人将心态与自然景观融合,体现出一种随性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生命短暂与归宿的思考,尤其在“春潮急晚,掉回应带催归怨”中,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归家的渴望。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飐水逐霏红:描绘水面上红色光影在风中轻轻摇曳,生动展示了自然的美。
  2. 快涉波泛萍:表达诗人快速越过波浪,浮萍随波漂浮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轻快的氛围。
  3. 风送初满:微风送来初升的月亮,暗示着夜幕降临的宁静与美好。
  4. 绿意惹江湄:江边的绿色植物让人心生向往,展现自然的生机。
  5. 千山外沉沉断云谁剪:远方的云层沉重而似乎被剪断,暗示了思绪的纷乱与迷茫。
  6. 竹边蒲里,绉纹斜照浮阴浅:描绘竹林与蒲草间的光影变化,展现出细腻的自然之美。
  7. 卧窗有客刚破睡,看拂晴霞绮片:诗人在窗边看到晨曦的美丽,暗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8. 随湘任转无心,羡捷叶惊鸿:随意地漂流在湘江,羡慕那轻盈的叶子如惊鸿般飞翔。
  9. 轻幢比燕:轻舟如燕,描绘出一种轻巧灵动的意象。
  10. 空影淡仍明:尽管影子淡薄,却依然明亮,象征着生命的希望。
  11. 登仙去瀛岛洞天窥遍:渴望去往人间仙境,窥探那美好的世界。
  12. 春潮急晚,掉回应带催归怨:春潮在傍晚急促而来,暗示着人们对归家的思念与无奈。
  13. 翠烟犹挂初蟾夜,难认映沙天远:描绘夜晚的月光与远方的天际,表达对时光与空间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轻舟比作燕子,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使得诗歌更具情感。
  • 对仗:如“轻幢比燕”,形成和谐的音韵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自然是诗人的寄托,诗人在繁华与淡泊之间徘徊,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流动与变化,代表生命的无常。
  • :象征高洁与坚韧,表现诗人的品格追求。
  • 春潮:象征生机与希望,暗示生命的循环与归属。
  • 月亮:象征纯洁与思念,传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飐水逐霏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水面安静
    • B. 水面波动
    • C. 水面干涸
    • D. 水面冰冷
  2. “随湘任转无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有目的
    • B. 无心随意
    • C. 强烈渴望
    • D. 感到失落
  3. 诗中提到的“初蟾夜”指的是什么?

    • A. 新月初升的夜晚
    • B. 明亮的白天
    • C. 漆黑的夜晚
    • D. 星星闪烁的夜晚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以夜景为背景,但更多的是对乡愁的表达。
  • 《春望》:在描绘春天景色的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 《江畔独步寻花》:侧重于自然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对生命的热爱。

粗略解读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诗人在自然景物中寻找自我与归属感的主题,反映出古代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相关诗句

飐水逐霏红,快涉波泛萍,风送初满。下一句是什么

绿意惹江湄,千山外、沉沉断云谁剪。上一句是什么

绿意惹江湄,千山外、沉沉断云谁剪。下一句是什么

竹边蒲里,绉纹斜照浮阴浅。上一句是什么

竹边蒲里,绉纹斜照浮阴浅。下一句是什么

卧窗有客刚破睡,看拂晴霞绮片。上一句是什么

卧窗有客刚破睡,看拂晴霞绮片。下一句是什么

随湘任转无心,羡捷叶惊鸿,轻幢比燕。上一句是什么

随湘任转无心,羡捷叶惊鸿,轻幢比燕。下一句是什么

空影淡仍明,登仙去、瀛岛洞天窥遍。上一句是什么

空影淡仍明,登仙去、瀛岛洞天窥遍。下一句是什么

春潮急晚,掉回应带催归怨。上一句是什么

春潮急晚,掉回应带催归怨。下一句是什么

翠烟犹挂初蟾夜,难认映沙天远。上一句是什么

飐水逐霏红,下一句是什么

快涉波泛萍,上一句是什么

快涉波泛萍,下一句是什么

风送初满。上一句是什么

风送初满。下一句是什么

绿意惹江湄,上一句是什么

绿意惹江湄,下一句是什么

千山外、沉沉断云谁剪。上一句是什么

千山外、沉沉断云谁剪。下一句是什么

竹边蒲里,上一句是什么

竹边蒲里,下一句是什么

绉纹斜照浮阴浅。上一句是什么

绉纹斜照浮阴浅。下一句是什么

卧窗有客刚破睡,上一句是什么

卧窗有客刚破睡,下一句是什么

看拂晴霞绮片。上一句是什么

看拂晴霞绮片。下一句是什么

随湘任转无心,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