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 春草,和玉田春水韵》
时间: 2025-01-26 02:13: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浦 春草,和玉田春水韵
风暖谢池波,做芊绵一篇,柔情催晓。
前路碧成丝,平芜尽山外烟痕如扫。
朝光暮影,嫩晴消息欺寒小。
曾藉芳茵人去后,暗惹浪吟颠草。
年年寒食清明,寸心萦恐负慈晖过了。
时节杳花初,仍青遍金勒万屯嘶到。
莺歌怨晚,夕阳纡径帘悄。
弥望天涯都是恨,江柳又吹棉少。
白话文翻译:
春风温暖了谢池的波浪,仿佛写下了一篇柔情的诗篇,轻柔的情感催促着晨曦的到来。前方的道路如同碧绿的丝绸,平坦的田野尽头是山外的烟云痕迹,如同被扫除了一般。早晨的阳光和傍晚的影子,嫩绿的晴天消息欺骗着寒冷的微小感受。曾经和芳香的草地相伴的人离去后,暗自引起了涌动的吟唱,翻动着草地。年年寒食和清明,内心总是惧怕辜负了慈爱的阳光已经过去。时节已深,花初开,仍然一片青翠,金勒的马儿在万屯中嘶鸣。黄莺在傍晚歌唱,夕阳映照着曲折的帘子悄然无声。远望天涯,尽是无尽的怨恨,江边的柳树又被风吹得轻轻摇动,像是少了一层棉被。
注释:
- 芊绵:形容细腻柔软的样子。
- 寒食:指寒食节,古代节日,禁止生火,只吃冷食。
- 慈晖:指温暖的阳光。
- 金勒:古代指马的鞍具,用以描绘马的奔腾。
典故解析:
-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纪念介之推,节日的习俗影响深远,往往与清明节相连。
- 谢池:指谢家池塘,常作为诗歌中的意象,象征着柔和的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华,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描写自然、抒发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创作背景:
《南浦 春草》是在春天的氛围中写成,表达了诗人在春日中对自然的感受和对过往的思念。春草的生长与寒食清明的节日相结合,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人事的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温暖的风、初生的晨光和宁静的水面,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诗中用“风暖谢池波”、“柔情催晓”等意象,传达了春天的温暖和柔和,同时也隐约揭示出一种对过往的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曾藉芳茵人去后”,不仅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离去之人的惋惜。尤其是“年年寒食清明”,则是对逝去时光的回忆与惋惜,显示出诗人对岁月的敏感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色的描摹,又有对人世间情感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描绘春草的同时,似乎在表达一种生与死、爱与别的哲理思考,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暖谢池波:春风温暖,波光粼粼,表现出春的气息。
- 做芊绵一篇:以此为背景,描绘出柔美的景象。
- 柔情催晓:柔和的情感似乎在催促着黎明的到来。
- 前路碧成丝:前方的道路如同碧绿的丝绸,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
- 平芜尽山外烟痕如扫:平坦的田野尽头是山外的烟云,呈现出一幅开阔的景象。
- 朝光暮影:早晨的阳光和傍晚的阴影,形成鲜明对比。
- 嫩晴消息欺寒小:清新的天气让人忘却寒冷。
- 曾藉芳茵人去后:曾经在芳香草地上的人已经离去,留下孤独的回忆。
- 暗惹浪吟颠草:心中惦念,像是引起了草地的涌动。
- 年年寒食清明:每年在寒食和清明节,感慨时光的流逝。
- 寸心萦恐负慈晖过了:内心担忧辜负了温暖的阳光。
- 时节杳花初:时节已深,花才刚刚开放。
- 仍青遍金勒万屯嘶到:即使如此,田野仍是青翠,马儿在奔腾。
- 莺歌怨晚:黄莺在傍晚时歌唱,透出怨念。
- 夕阳纡径帘悄:夕阳照在曲折的路上,帘子静悄悄的。
- 弥望天涯都是恨:放眼远望,满是惆怅与怨恨。
- 江柳又吹棉少:江边的柳树在风中摇曳,似乎少了一层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柔情,用“碧成丝”形容道路的美丽。
- 拟人:将“朝光暮影”赋予情感,表现时间的流转。
- 对仗:如“朝光暮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景色展开,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对人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亲情、友情的深沉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春天的生机。
- 寒食:代表着对逝去的传统和时间的怀念。
- 莺歌:象征着春天的乐声与生动。
- 夕阳: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冬季
D. 春季 -
“年年寒食清明”中提到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
A. 介之推
B. 屈原
C. 李白
D. 杜甫 -
诗中“江柳又吹棉少”是指什么?
A. 柳树的生长
B. 柳树的摇曳
C. 柳树的凋零
D. 柳树的繁茂
答案:
- D. 春季
- A. 介之推
- B. 柳树的摇曳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姚华的《南浦 春草》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自然的描绘,而《春望》则在国家动荡中表达了对故国的忧虑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