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送春用刘伯温韵》

时间: 2025-01-26 05:11:06

乱绿迷烟,残英坠舆。

东风不肯留春住。

问春尚未到天涯,玉骢只索花边去。

罗袜凝香,红茵沾絮。

春归料是春来处。

黄鹂强要诉花愁,夕阳催上相思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乱绿迷烟,残英坠舆。东风不肯留春住。问春尚未到天涯,玉骢只索花边去。罗袜凝香,红茵沾絮。春归料是春来处。黄鹂强要诉花愁,夕阳催上相思树。

白话文翻译:

满眼的绿色被烟雾迷漫,残留的花瓣纷纷落入车中。东风却不愿意让春天停留。问春天何时才能赶到远方,白马只想去寻找花边。罗袜上凝聚着花香,红色的草地上沾满了柳絮。春天的归处,想必就是春天来的地方。黄鹂执意要诉说花的忧愁,夕阳催促着我思念的树木。

注释:

  • 乱绿:形容春天的绿意盎然,杂乱而迷人。
  • 迷烟:指烟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残英:指残留的花瓣或花朵,象征春天的逝去。
  • 东风:春天的象征,寓意生机与温暖。
  • 玉骢:指美丽的白马,这里象征着追求春天的心情。
  • 罗袜:指轻薄的袜子,寓意春天的轻盈与美丽。
  • 黄鹂:一种鸟,春天常鸣,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 相思树:象征思念的心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鼎孳,明代诗人,以其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生于明万历年间,致力于诗词创作,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踏莎行 送春用刘伯温韵》创作于春季,正值春光明媚之时,诗人心中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春去秋来的感伤交织在一起,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流逝岁月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在描绘春天的景色时,采用了细腻的笔触与生动的意象,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场景中。全诗以“乱绿迷烟”开头,引入春天的气氛,接着通过“残英坠舆”描绘出春天的脆弱与短暂。东风的不肯停留暗示着春天的匆忙,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遗憾。而“玉骢只索花边去”的意象,则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中对“罗袜凝香,红茵沾絮”的描写,更是将春天的气息与细腻的感受结合,表现出春天的温柔与柔美。最后“黄鹂强要诉花愁,夕阳催上相思树”更是将思念与愁苦的情感升华,使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氛围。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珍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情感的真挚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乱绿迷烟:描绘出春天绿意盎然、烟雾缭绕的场景,给人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感觉。
  2. 残英坠舆:花瓣飘落,象征春天的短暂与美好即将消逝。
  3. 东风不肯留春住: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但却不愿停留,突显春天的匆忙。
  4. 问春尚未到天涯:诗人向春天发问,表现出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
  5. 玉骢只索花边去:比喻追求春天的美好,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6. 罗袜凝香:袜子上凝聚着花香,表现出春天的温柔与细腻。
  7. 红茵沾絮:红色的草地上沾满柳絮,增添了春天的生机。
  8. 春归料是春来处:春天的归处,暗示春天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
  9. 黄鹂强要诉花愁:黄鹂的歌声表达了对花的忧愁,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10. 夕阳催上相思树:夕阳的催促让思念之情愈加浓烈,表现出对心中所爱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与东风、黄鹂等自然元素结合,形成生动形象的比喻。
  • 拟人:赋予自然界(如东风、黄鹂)以人的情感,使诗歌情感更加丰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流逝时间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传达了生命短暂、珍惜当下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生命、希望的象征。
  • 东风:温暖与生机的代表。
  • 黄鹂:春天的使者,象征着歌声与生命的诉说。
  • 夕阳:时间流逝的象征,带来思念与愁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绿”形容的是哪种情景?

    • A. 冬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景象
    • C. 秋天的景象
  2. “黄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思念
    • B. 春天的声音
    • C. 凋零的花瓣
  3. 诗中“罗袜凝香”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愁苦
    • B. 甜美
    • C. 轻盈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龚鼎孳的《踏莎行》与李白的《将进酒》,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龚鼎孳的诗以春天为背景,情感细腻,而李白的诗则更加豪放,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春天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