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

时间: 2025-01-24 10:50:33

感不已

江寒雁咽。

短棹还催发。

曾是玉堂仙伯,相别处、满蓬雪。

此别。

那堪说。

溯风空泪血。

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

意思解释

霜天晓角

作者: 陈著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感不已江寒雁咽。短棹还催发。曾是玉堂仙伯,相别处满蓬雪。此别。那堪说。溯风空泪血。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慨:在寒冷的江面上,孤雁哀鸣,短小的船只催促着我离去。曾经在玉堂相交的仙人,如今在满是雪花的地方分离,难以承受这样的别离。这样的分别,真是让人无法言说。回首往事,只有无尽的泪水和血泪相伴。唯有梅花依然芬芳,香气在夜晚的月光下不断萦绕。

注释

字词注释

  • 感不已: 感慨不已,形容心情无法平复。
  • 江寒雁咽: 江面寒冷,雁声哽咽,表现出一种凄凉的景象。
  • 短棹: 短小的桨,形容舟行缓慢。
  • 玉堂仙伯: 形容与高洁的友人相识,"玉堂"暗指高雅的场所。
  • 蓬雪: 雪花纷飞,像蓬松的花瓣一样。
  • 溯风: 逆风而行,暗示着困难和挑战。
  • 梅花依旧: 梅花依然如故,象征不变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玉堂仙伯: 可能指代高洁的友人,象征着理想中的交情和人际关系。古代文人常以“玉堂”作为高雅之地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而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可能是在作者面临离别时所作,反映了他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霜天晓角》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而又美丽的境界。开头的“江寒雁咽”,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寒冷的冬晨,孤雁的哀鸣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接下来的“短棹还催发”,则生动地描绘出作者面对离去的无奈和焦虑。

词中通过对比,展现出过去的美好与现在的孤独。“曾是玉堂仙伯”,轻轻一提便唤起了与朋友的美好回忆,而“相别处满蓬雪”则把这种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进行鲜明对比,令人感到心痛。

最后一句“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则是一种寄托和希望,尽管人事已非,但梅花的芬芳依旧如初,象征着永恒的真情和美好,给人以安慰和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感不已江寒雁咽: 表达了因寒冷和孤独而引发的感慨。
  2. 短棹还催发: 描述了离别的情境,短桨急促,意象生动。
  3. 曾是玉堂仙伯: 提及美好回忆,暗示与友人之前的高洁情谊。
  4. 相别处满蓬雪: 反映出离别的苦涩与现实的凄凉。
  5. 此别。那堪说: 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无奈和无法言说的哀伤。
  6. 溯风空泪血: 描述了逆风而行的艰难,充满悲伤。
  7. 惟有梅花依旧,香不断夜来月: 最后用梅花的香气象征着恒久的情感,给人以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离别比作“蓬雪”,生动形象。
  • 拟人: “江寒雁咽”,赋予自然以人情。
  • 对仗: 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在于表现离别的伤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终通过梅花的依旧和香气传达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寒: 代表寒冷孤独的环境。
  • 雁咽: 体现离别的哀伤。
  • 梅花: 象征坚韧与美好,传达出持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江寒雁咽”意指什么? A. 江面上的寒冷
    B. 离别的哀伤
    C. 风景优美

  2. “短棹还催发”中“短棹”指的是什么? A. 船的长度
    B. 船桨的长度
    C. 船的速度

  3. 在最后一句中,梅花象征着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永恒的情感
    C.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离别和团圆的思考。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愁别绪。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霜天晓角》均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而陈著则专注于当前的离别之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