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再和心斋》
时间: 2025-01-27 03:37:16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凤凰台上忆吹箫 再和心斋
作者: 江珠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叠叠云笺,行行鲛颗,令人咄咄书空。
把新词吟遍,欲和难工。
剔尽长灯听雨,真负却作达心胸。
一滴滴,声随肠断,泪染绡红。
朦胧。模糊病眼,看五色迷离,头脑冬烘。
叹文章有道,何补闺中。
博得一场愁梦,思量著误学屠龙。
空自教,年年纸穴,辛苦雕虫。
白话文翻译:
叠在一起的云纸,行行的泪珠,让人感到在空中书写的无奈。
吟诵了许多新词,却发现难以对和。
点亮长灯听雨,真是辜负了自己开阔的心胸。
一滴滴的泪水,声音随着心肠的断裂而流出,泪水染红了绡绸。
朦胧而模糊的病眼,看着迷离的五色,头脑却感到昏沉。
叹息文章有道理,又能在闺中有什么补救呢?
只获得一场愁梦,思考着自己误入了屠龙之道。
空自教导,年年在纸上打洞,辛苦地雕虫小技。
注释:
- 叠叠云笺: 形容叠在一起的纸张,暗示写作的艰难。
- 行行鲛颗: 鲛是鲛人,鲛颗指泪珠,意指因愁苦而流下的泪。
- 剔尽长灯听雨: 点亮长明灯,静静听雨,表达一种孤独的感受。
- 泪染绡红: 形容眼泪流淌,将绡绸染红,表现出痛苦的心情。
- 囊中羞涩: 比喻自身能力有限,无法与他人竞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珠,清代诗人,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情感抒发,风格细腻,常反映个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挣扎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奈。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开篇以“叠叠云笺,行行鲛颗”引入,形象地表现了写作时的愁苦与泪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喻的苦闷。接着,诗人通过“剔尽长灯听雨”来表现自己在静谧的环境中思考的孤独感,似乎在思索着人生的意义。
“泪染绡红”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强烈,泪水不仅染红了绡绸,更是象征着内心深处的痛楚。随后的“朦胧”、“模糊病眼”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仿佛在说,尽管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因病痛而无法清晰表达。
叹息“文章有道”,诗人意识到虽有文采却难以自救,最后的“博得一场愁梦”则是对自己追求的深刻反思,仿佛在告诫自己误入了毫无意义的追求之中。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叠叠云笺,行行鲛颗: 书写的痛苦与泪水的流淌。
- 把新词吟遍,欲和难工: 虽然吟诵新词,但难以对和,显示出写作的艰难。
- 剔尽长灯听雨: 寂静的夜晚,诗人反思内心的孤独。
- 一滴滴,声随肠断,泪染绡红: 形象描绘心痛与泪水带来的痛苦。
- 朦胧。模糊病眼: 形象的描绘诗人由于愁苦而看不到未来的迷茫。
- 叹文章有道,何补闺中: 对于写作的无奈与对生活的迷茫。
- 博得一场愁梦,思量著误学屠龙: 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
- 空自教,年年纸穴,辛苦雕虫: 对于自己追求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反思。
-
修辞手法:
- 比喻: “鲛颗”比喻泪水,生动形象。
- 拟人: 诗中情感的表达使得情感具有人性。
- 对仗: 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无奈的深切反思,显现出一种孤独而伤感的情绪。
意象分析:
- 云笺: 象征诗人创作的艰辛与愁苦。
- 鲛颗: 代表眼泪,内心痛苦的象征。
- 长灯: 暗喻希望与孤独的光明。
- 绡红: 反映情感的强烈与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鲛颗”指的是什么?
- A. 鲛人
- B. 泪水
- C. 鱼
- D. 水珠
-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对写作的无奈?
- A. 叠叠云笺
- B. 博得一场愁梦
- C. 剔尽长灯听雨
- D. 一滴滴,声随肠断
答案:
- B. 泪水
- B. 博得一场愁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凤凰台上忆吹箫》: 两首诗都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但前者更直接,后者则更为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的复杂心理。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