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池雨中二首一》

时间: 2025-01-11 23:42:47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汨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池初凿新得雨,一部鼓吹从何来。
有蟾正碧乱草色,时出汨没西南隈。
井干跳梁百不少,洞庭鱼龙何有哉。
能歌得胜莫入月,凉夜与尔俱忘回。

白话文翻译:

小池塘刚挖好,雨水刚刚落下,伴随着这雨水,不知从哪里传来了鼓声和乐曲。
有只蟾蜍在池塘边,映衬着碧绿的杂草,时而在西南角的水中浮沉。
井边的泥土跳跃不已,池塘里的鱼龙又有何踪影呢?
如果能歌唱得胜,就不要再看着月亮,今夜的凉风让我们一起忘却归去的烦恼。

注释:

  1. 小池:指小水池,诗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新生。
  2. 初凿:刚刚开凿,意指池塘刚刚建成。
  3. 鼓吹:乐声,体现了诗中隐含的节奏感。
  4. :指蟾蜍,常与水有关,象征着自然生灵。
  5. 汨没:指水中沉浮,表现了水的流动性。
  6. 井干:井边,指池塘周围的环境。
  7. 能歌得胜:可意指能歌善舞,胜利者的心态。
  8. 凉夜与尔俱忘回:意为在凉爽的夜晚与友人一起忘却回家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晁补之,字叔华,号云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风多以清新自然著称,作品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水池为背景,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小池初凿新得雨”开篇便引人入胜,展现了新生事物的清新气息。接下来的“鼓吹从何来”则引入了音乐的元素,暗示生活的欢乐与活力。诗中蟾蜍与草色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现状的思索。

后半部分“井干跳梁百不少”则引入了对比,暗示生活中纷扰的事物,然而“洞庭鱼龙何有哉”则显现出一种超脱,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淡然态度。最后一句“凉夜与尔俱忘回”则是对友人间情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

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上饱含哲思,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池初凿新得雨:描绘了新挖的池塘在雨水洗礼后的清新景象。
  2. 一部鼓吹从何来:音乐声飘荡而来,增添了诗的动感。
  3. 有蟾正碧乱草色:蟾蜍与草色相映成趣,描绘自然的生机。
  4. 时出汨没西南隈:蟾蜍在水中浮沉,表现出自然的变化。
  5. 井干跳梁百不少:隐喻生活中各种琐事的纷扰。
  6. 洞庭鱼龙何有哉:反问,表现出对繁华的超然态度。
  7. 能歌得胜莫入月:鼓励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乐趣。
  8. 凉夜与尔俱忘回: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这宁静的夜晚,忘却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蟾”和“草色”营造出自然和谐的意象。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能歌得胜”与“莫入月”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1. 小池:象征着新生活的开始和宁静的心境。
  2. 蟾蜍:代表自然中的生灵,增强了诗的生活气息。
  3. :象征着理想与追求,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蟾”指的是哪种动物? A. 青蛙
    B. 蟾蜍
    C. 鱼
    答案:B

  2. “凉夜与尔俱忘回”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担忧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生活的厌倦
    答案:B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繁华的追求
    B. 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
    C. 对社会的批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和人生态度。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友情与离别。

诗词对比

  • 《小池》(晁补之)与《春晓》(孟浩然):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前者更强调池塘的宁静与友谊,后者则突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