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得家书》
时间: 2025-01-27 03:34: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凰台上忆吹箫 得家书
作者: 黄绮 〔当代〕
流水春融,鸣禽声变,惊心换了年时。
正单衣伫立,肯让风欺。
忽讶人传消息,千里外乍接翻疑。
须教道,万金难换,一纸真词。
情痴。绸缪慰语,怎字字行行,数改重题。
忆半年辛苦,雨转风移。
老去岂多怀抱,问何必两处都宜。
从头读,因人索解,又若寻思。
白话文翻译
流水在春天融化,鸟儿的鸣叫声变得不同,令我惊心地感受到又一个年头的更替。此时我正身着单衣伫立,难道让我任由风儿欺凌?忽然听闻远方传来的消息,千里之外突然接到的信件让我心中疑惑重重。必须要说,这一纸真挚的家书,价值千金。
我对这份情感痴迷,绸缪的安慰话语,字字句句都经过多次修改。回忆起这半年来的辛苦,犹如雨转风移,心中难免感慨。年纪渐长,难道记忆中能有多少怀抱?我不禁问自己,何必要两地相宜?
从头再读这封信,依然因人而解,心中又似在沉思。
注释
- 流与春融:春天的河水融化,象征着万物复苏。
- 鸣禽声变:鸟儿的叫声因季节变化而不同,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万金难换,一纸真词:意为真挚的家书价值千金,强调书信的重要性。
- 绸缪慰语:细腻温暖的安慰话语。
- 老去岂多怀抱:年纪渐长,能留存的怀抱和记忆并不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绮,现代诗人,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丰富的情感深度和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黄绮与远方亲人或爱人之间的书信往来时,表达了对家书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凤凰台上忆吹箫 得家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书的珍视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中春天的意象通过流水和鸣禽声的变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诗人身着单衣伫立,感受着春风的轻拂,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希望。然而,当他接到千里之外的家书时,内心却充满了疑惑与思念。
诗中反复提到的“万金难换,一纸真词”,不仅强调了家书的珍贵,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面对半年辛苦的回忆,诗人感叹时间的变迁,老去的岁月似乎让人更容易体悟到生活的真谛。最后,诗人对“何必两处都宜”的思考,反映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情感的深度挖掘。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春天的生机,又有对往事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水春融,鸣禽声变,惊心换了年时:描绘春天的景象,流水融化与鸟鸣声的变化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正单衣伫立,肯让风欺:诗人身着单衣在春风中伫立,表现出一种脆弱与无奈。
- 忽讶人传消息,千里外乍接翻疑:接到远方的消息,瞬间感到疑惑和震惊。
- 须教道,万金难换,一纸真词:强调家书的无价与珍贵。
- 情痴。绸缪慰语,怎字字行行,数改重题:表达对信中安慰话语的依恋,反复修改以求完美。
- 忆半年辛苦,雨转风移:回忆过去的辛苦,时间如雨转风般变换无常。
- 老去岂多怀抱,问何必两处都宜:对人生的反思,年纪渐长,珍惜眼前。
- 从头读,因人索解,又若寻思:重读信件,感慨万千,似在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变化比作时间的流逝。
- 拟人:通过“风欺”的描述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注重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书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亲情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鸣禽:春天的鸟鸣代表生机与希望。
- 家书:象征着亲情与思念,承载着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万金难换,一纸真词”主要强调了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家书的重要性
C. 春天的美丽 -
诗人在接到家书时的心情是: A. 高兴
B. 疑惑
C. 忧伤 -
诗中提到的“老去岂多怀抱”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年轻的快乐
B. 生活的无常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晓》孟浩然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黄绮的诗更侧重于亲情与时间的感悟,而李白则更强调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两者在情感表达和主题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诗词分析与鉴赏》
- 《黄绮诗集》